复制

sǎo ㄙㄠˇ sào ㄙㄠˋ

扌部共11画左右结构U+6383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RVPH

QSMB

DXWL

57027

U+6383

12151145252 横、竖钩、提、横折、横、横、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竖

𢱥

掃字概述

折叠展开

〔掃〕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ǎo、sào,部首是扌,总笔画是11画。

〔掃〕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帚”。

〔掃〕字造字法是會意。从手,从帚。手拿掃帚表示打掃。本义是打掃。

〔掃〕字仓颉码是QSMB,五笔是RVPH,四角号码是57027,郑码是DXWL

〔掃〕字的UNICODE是U+638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475,UTF-32:00006383,UTF-8:E6 8E 83。

〔掃〕字异体字是𢱥

掃的笔顺

折叠展开
Loading...

掃的意思

折叠展开

1sǎoㄙㄠˇ

基本解释

拿笤帚等除去塵土或垃圾。~地。

清除,消滅。~雷。~盲。~蕩。一~而空。

全,盡,盡其所有。~數( shù )。

低落,喪失。~興( xìng )。

描畫。~描。~眉。

迅速橫掠而過。~射。~視。

結束,了結。~尾。

祭奠。~墓。祭~。

详细解释

1.會意。从手,从帚。手拿掃帚表示打掃。本義:打掃。

2.同本義clean up; sweep

埽,棄也。 —— 《說文》。字亦作掃。埽,除也。 —— 《廣雅》掌五寢之埽除糞灑之事。 —— 《周禮·隸僕》子有廷內,弗灑弗掃。 —— 《詩·唐風·山有樞》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爲君開。 —— 唐· 杜甫《客至》

掃徑(清潔路徑);掃塵(掃去塵垢;比喻掃蕩殘敵,平定亂事);掃腦兒(禿子);掃道(踩出來的路);掃桃(掃面子);掃花以待(表示主人待客的誠意);掃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3.掠過sweep away

千騎飈掃,萬乘雷奔。 —— 李白《大獵賦》

掃望(掃視);掃射

4.清除,消滅eliminate

掃項軍於 垓下。 —— 張衡《東京賦》

掃白(除去白髮);掃穴(清除巢穴);掃穴擒渠(掃蕩巢穴,擒拿賊首);掃殄(消滅);掃清(平定廓清);掃定(平定):掃難(平定患難)

5.畫,染paint

淡掃蛾眉朝至尊。 —— 張祜《集靈臺》

掃黛(畫眉;用黛描畫);掃眼(描眼)

6.祭掃sacrifice and renovate

故請母命而寧汝於斯,便祭掃也。 —— 清· 袁枚《祭妹文》

掃墓

7.飛快地書寫write

吾師醉後倚繩牀,須臾掃盡數千張。 —— 李白《草書歌行》

形容词

1.盡,全部 total

掃土(舉境,全境);掃數(掃除。全部);掃境(傾其境內全力)

2.另見 sào。

2sàoㄙㄠˋ

基本解释

〔~帚〕以竹枝等紮成的掃地用具。

详细解释

1.掃 sào。

2.另見 sǎo。

掃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weep, clear away; exterminate
  2. alles zusammentun , beseitigen; entfernen; wegräumen (V)​, fegen, ausfegen (V)​, Besen
  3. balayer, balai

掃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1sǎoㄙㄠˇ

详细解释

1.清除污秽。

《新五代史•卷三三•死事传•姚洪传》:“昔为李七郎奴,扫马粪。”

洒扫庭院。

2.消除、消灭。

《文选•张衡•东京赋》:“扫项军于垓下,绁子婴于轵涂。”

横扫千军。

3.涂抹。

唐•张祜〈集灵台〉诗:“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4.掠过。

唐•李白〈大猎赋〉:“千骑飙扫,万乘雷奔。”

电激风扫、用眼睛一扫。

5.打消、败坏。

扫兴。

6.绘画、书写。

唐•李白〈草书歌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2sàoㄙㄠˋ

详细解释

参见“扫帚”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掃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1sǎoㄙㄠˇ

详细解释

1.用扫帚等清除尘土或垃圾。

打扫、扫除。

2.消灭;消除。

扫荡、扫黄、横扫千军。

3.迅速掠过。

扫视、目光一扫。

4.败坏;打消。

扫兴。

5.描画;涂抹。

扫眉。

2sàoㄙㄠˋ

详细解释

参见【扫帚】。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