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ㄐㄧˋ

糹部共9画左右结构U+7D0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糹部

9画

3画

左右结构

XNN

VFSU

ZYY

27917

U+7D00

554444515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横折、横、竖弯钩

𥿓

紀字概述

折叠展开

〔紀〕字拼音是jì,部首是糹,总笔画是9画。

〔紀〕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己”或“糹、己”。

〔紀〕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糸( mì ),表示與線絲有關,己聲。本义是散絲的頭緒。

〔紀〕字仓颉码是VFSU,五笔是XNN,四角号码是27917,郑码是ZYY

〔紀〕字的UNICODE是U+7D0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000,UTF-32:00007d00,UTF-8:E7 B4 80。

〔紀〕字异体字是𥿓

紀的笔顺

折叠展开
Loading...

紀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ㄐㄧˋ

基本解释

記載。~年。~元。~行( xíng )。~實。~念。~傳( zhuàn )體(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人物傳記為中心敍述史實,“”是帝王本紀,“”是其他人物的列傳)。~事本末體(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重要事件為綱,將一段歷史完整地記載下來)。

記年代的方式。一~(古代指十二年)。世~(一百年)。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二級,紀以下為“”,紀以上為“”。

法度。~律。違法亂~。

散絲的頭緒。絲縷有~。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糸( mì ),表示與線絲有關,己聲。本義:散絲的頭緒。

2.同本義threads of silk

紀,別絲也。 —— 《說文》三綱六紀。紀者,理也。 —— 《白虎通》衆之紀也。 —— 《禮記·禮器》。注:「絲縷之數有紀。」譬若絲縷之有紀,網罟之有綱。 —— 《墨子·尚同上》繭之性爲絲,然非得工女煮以熱湯而抽其統紀,則不能成絲。 —— 《淮南子·泰族訓》

3.開端,頭緒threads

紀,緒也。 —— 《方言十》

亂其紀(事情亂了端緒)

4.要領essentials

義也者,萬事之紀也。 —— 《呂氏春秋》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 《禮記·樂記》

5.綱領;綱紀guiding principle

綱紀四方。 —— 《詩·大雅·棫樸》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 —— 《韓非子·主道》

紀經(綱常);紀綱(網罟的綱繩。引申爲法紀與政綱;治理;管理);紀序(綱紀次序)

6.法則;準則law

無變天之道,無絕地之理,無亂人之紀。 —— 《呂氏春秋·孟春》

紀法(法律;法規)

7.紀律 discipline

法紀(法度和紀律);軍紀;綱紀;黨紀

8.終極 end; limit

紀極(極限);紀限(極限)

9.僕人 servant

紀綱(僕人)

10.歷史上的或人類發展,尤指文化發展方面的一個時代或時期 age

世紀;中世紀

11.地質上的分期(長於「世」,包括在一個「代」中) period

侏羅紀;二疊紀;石炭紀;寒武紀;震旦紀

12.十二年的一個時期a period of twelve years

如何四紀爲天子,不及盧家有 莫愁。 —— 李商隱《馬嵬》

13.雜記、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紀錄 note

陝北紀行 —— 義同記,主要用於紀念、紀年、紀要、紀元、紀傳等,別的地方多用記

14.舊時史書的一種體裁本紀,專記帝王的歷史事蹟及一代大事 chronological record of events

《史記·高祖本紀》、《後漢書》

15.中國古國名 Ji state。姜姓,春秋時爲齊所滅,故城在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南。

16.姓。如:紀信(公元前?—前204),漢初將軍,趙城人。秦末爲劉邦部將,項羽圍劉邦於滎陽時,事急紀信僞乘劉邦車出降,劉邦乘隙脫逃,紀信即被項羽殺害;紀昌(古代傳說中善於射箭的人)

1.處理;治理handle; manage

紀農協功。 —— 《國語·周語上》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 陶潛《移居》

紀理(經紀,管理);紀農(治理農事)

2.通「記」。記錄,記載record

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 —— 《左傳·恆公二年》司馬子長紀 黃帝以至 孝武。 —— 《論衡·須頌》鹹用紀宗存主。 —— 張衡《東京賦》惡能無紀。 —— 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羅縷紀存。 —— 清· 袁枚《祭妹文》

紀興(記錄興致);紀功(記載功績);紀述(記載敘述)

2ㄐㄧˇ

基本解释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姓。

2.另見 jì。

紀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ecord, annal, historical account
  2. Aufzeichnung, Chronik, Annalen (S, Gesch)​, Disziplin (S)​, Epoche, Zeitalter (S, Gesch)​, Ji (Eig, Fam)
  3. (nom de famille)​, discipline, règlement, mémoires, inscrire

紀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1ㄐㄧˋ

详细解释

1.丝的头绪、条理。

《礼记•礼器》:“纪散而众乱。”《淮南子•泰族》:“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

2.法度、准则。

《文选•扬雄•解嘲》:“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

纪律、风纪、纲纪、违法乱纪。

3.本纪的简称。为史书纪传体体例之一,专记古帝王的行迹。

五帝纪、始皇纪。

4.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今以百年为一世纪。

唐•李商隐〈马嵬〉诗:“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5.地质年代分期的单位。

寒武纪、侏罗纪。

6.姓。如汉代有纪信,清代有纪盷。

1.治理、综理。

《国语•晋语》:“礼以纪政。”

经纪。

2.记载、记录。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

2ㄐㄧˇ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紀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1ㄐㄧˋ

详细解释

1.法度;纪律。

纲纪、军纪、遵纪守法。

2.记年代的单位,古代以12年为1纪,现代以100年为1世纪。

3.地质年代分期的单位。

寒武纪、侏罗纪。

4.记录;记忆。

纪元、纪年、纪行、纪念。

2ㄐㄧˋ

详细解释

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含紀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