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ilú

塞芦

拼音
sāi lú
注音
ㄙㄞ ㄌㄨˊ
繁体
塞蘆

塞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塞芦sāi lú

  1. 席箕草的别名。可供编织用具

引证解释

  1. 席箕草的别名。可供编织用具一本作“塞路”。

    太平广记卷四〇八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席箕草》:“席箕一名塞芦,生北 胡 地。古诗云:千里席箕草。”

网络解释

塞芦

《太平广记》卷四○八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席箕草》:“席箕一名塞芦,生北 胡 地。古诗云:千里席箕草。”一本作“ 塞路 ”。

塞芦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i,sài,sè 部首总笔画 13

    塞 [ sāi ] 1. 堵,填满空隙。 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 活塞。塞子。 塞 [ sài ] 1. 边界上险要地方。 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塞 [ sè ]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 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芦 [ lú ] 1. 〔~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花”、“~根”、“~笛”、“~席”、“~荡”;亦简称“苇”,如“~丛”、“~塘”、“~箔”、“~荡”。 2. 姓。 [更多解释]

塞芦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塞芦的相关词语

【塞芦】的常见问题

  1. 塞芦的拼音是什么?塞芦怎么读?

    塞芦的拼音是:sāi lú
    点击 图标播放塞芦的发音

  2. 塞芦是什么意思?

    塞芦的意思是:席箕草的别名。可供编织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