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hòu

麋侯

拼音
mí hòu
注音
ㄇㄧˊ ㄏㄡˋ

麋侯的意思

词语解释

麋侯mí hòu

  1. 用麋皮制成的箭靶

引证解释

  1. 用麋皮制成的箭靶。

    周礼·天官·司裘》:“卿大夫则共麋侯。”
    仪礼·乡射礼:“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
    宋•聂崇义 三礼图·射侯·麋侯:“《司裘》云,卿大夫则供麋侯。此谓王朝卿大夫畿内有采地者,将祭祖先,亦行大射之礼。张麋侯君臣共射焉…… 汉 以皮方制其鵠……著於侯中,其侯道亦五十弓。侯广鵠方丈尺之数,亦与王之豹侯同。”

网络解释

麋侯

麋侯,读音为mí hòu ㄇㄧˊ ㄏㄡ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用麋皮制成的箭靶。

麋侯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 鹿 总笔画 17

    麋 [ mí ] 1. 〔~鹿〕哺乳动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原产中国,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俗称“四不像”。 [更多解释]

  • 拼音 hóu,hòu 部首总笔画 9

    侯 [ hóu ]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 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3. 姓。 侯 [ hòu ] 1. 〔闽~〕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更多解释]

麋侯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麋侯的相关词语

【麋侯】的常见问题

  1. 麋侯的拼音是什么?麋侯怎么读?

    麋侯的拼音是:mí hòu
    点击 图标播放麋侯的发音

  2. 麋侯是什么意思?

    麋侯的意思是:用麋皮制成的箭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