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liùguó

十六国

拼音
shí liù guó
注音
ㄕˊ ㄌㄧㄡˋ ㄍㄨㄛˊ
繁体
十六國

十六国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十六国shí liù guó

  1. 历史时期名。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北方先后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为止,一百三十五年间在北方黄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计有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等十六国另外还有冉魏、西燕及代等政权,历史上泛称这段时期为十六国时期。

引证解释

  1. 见“五胡十六国”。

国语辞典

十六国shí liù guó

  1. (西元304~439)​从晋惠帝永兴元年刘渊称王起,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为止,胡族在北方和巴蜀先后建立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前赵、后赵、夏、成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西秦等十六个国家,史称为十六国」。

网络解释

十六国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十六国时期,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江淮及西域

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融合,在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也在各自根据地实行一些发展生产政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局面。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空虚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时期完全融合。此外几乎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罗马帝国也在经历被日耳曼人、匈人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十六国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í 部首总笔画 2

    十 [ shí ]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 表示多、久。 十室九空。 3. 表示达到顶点。 十足。十成。 [更多解释]

  • 拼音 liù,lù 部首总笔画 4

    六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六 [ lù ] 1.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2.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更多解释]

  • 拼音 guó 部首总笔画 8

    国 [ guó ]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2. 特指中国的。 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3. 姓。 [更多解释]

十六国的分字组词

十六国的相关词语

【十六国】的常见问题

  1. 十六国的拼音是什么?十六国怎么读?

    十六国的拼音是:shí liù guó
    点击 图标播放十六国的发音

  2. 十六国是什么意思?

    十六国的意思是:(西元304~439)​从晋惠帝永兴元年刘渊称王起,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为止,胡族在北方和巴蜀先后建立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前赵、后赵、夏、成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和西秦等十六个国家,史称为「十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