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lǐ

政理

拼音
zhèng lǐ
注音
ㄓㄥˋ ㄌㄧˇ

政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政理zhèng lǐ

  1. 政治

    内修政理。——三国志·诸葛亮传》

    political affairs;

引证解释

  1. 谓为政之道。

    《鬼谷子·本经阴符:“原人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
    唐•韩愈 《应所在典帖良人男女等状》:“鞭笞役使至死乃休。既乖律文,实亏政理。”
    宋•陈亮 《书<欧阳文粹>后》:“公之文根乎仁义而达之政理,盖所以翼‘六经’而载之万世者也。”
    明•黄绾 《明道编》卷四:“故当时政理清明风俗淳厚。”

  2. 谓有卓越政绩

    后汉书·张衡传》:“衡 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姦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亮 之器能政理抑亦 管 萧 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 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3. 政治。

    管子·重令》:“兵虽彊,不轻侮诸侯动众用兵必为天下政理。”
    郭沫若集校引 安井衡 曰:“‘理’下文作‘治’,此作‘理’者, 唐 人避讳而后儒未订也。”

网络解释

政理

政理,汉语词汇。

拼音:zhèng lǐ,

解释为谓为政之道、政绩、政治。

政理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èng 部首总笔画 9

    政 [ zhèng ] 1. 治理国家事务。 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 家政。 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理 [ lǐ ]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理科,数理化。理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理睬。答理。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更多解释]

政理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政理的相关词语

【政理】的常见问题

  1. 政理的拼音是什么?政理怎么读?

    政理的拼音是:zhèng lǐ
    点击 图标播放政理的发音

  2. 政理是什么意思?

    政理的意思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