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yùchūn

常遇春

拼音
cháng yù chūn
注音
ㄔㄤˊ ㄩˋ ㄔㄨㄣ

常遇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明初大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善射,有勇力,元末参加朱元璋军,被任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共同领兵,先攻灭张士诚,后北上灭元。屡立战功,军中号称“常十万”。1369年与李文忠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师途中暴病死。追封开平王。

国语辞典

常遇春cháng yù chūn

  1. 人名。(西元1330~1369)​字伯仁,明怀远人。貌奇伟,善射,有勇力辅佐明太祖转战江南,所向皆捷;又率师北征下元都,逐元帝,平定天下累官至左副将军,擢为中书、平章军国重事,赠中书右丞相。封鄂国公、开平王。谥忠武。

常遇春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háng 部首总笔画 11

    常 [ cháng ] 1. 长久,固定不变。 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 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3. 普通的,一般的。 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遇 [ yù ] 1. 相逢,会面,碰到。 遇到。遇见。遇事。奇遇。遭遇。境遇。 2. 机会。 机遇。际遇。知遇。 3. 对待,款待。 待遇。冷遇。 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chūn 部首总笔画 9

    春 [ chūn ] 1. 一年的第一季。 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 春心。怀春。 3. 生机。 大地回春。 4. 姓。 [更多解释]

常遇春的分字组词

常遇春的相关词语

【常遇春】的常见问题

  1. 常遇春的拼音是什么?常遇春怎么读?

    常遇春的拼音是:cháng yù chūn
    点击 图标播放常遇春的发音

  2. 常遇春是什么意思?

    常遇春的意思是:人名。(西元1330~1369)​字伯仁,明怀远人。貌奇伟,善射,有勇力。辅佐明太祖转战江南,所向皆捷;又率师北征,下元都,逐元帝,平定天下。累官至左副将军,擢为中书、平章军国重事,赠中书右丞相。封鄂国公、开平王。谥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