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dí

八狄

拼音
bā dí
注音
ㄅㄚ ㄉㄧˊ

八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八狄bā dí

  1. 古代北方部族泛称

引证解释

  1. 古代北方部族泛称

    墨子·节葬下》:“昔者, 尧 北教乎八狄。”
    淮南子·修务训》:“故 秦、楚、燕、魏 之歌也,异转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也,殊声而皆悲;一也。”
    《北史·高丽传》:“若夫九夷、八狄种落繁炽。”

网络解释

八狄

先秦对北方各个北方部族的泛称

词目八狄

出处】《墨子·节葬下》:“昔者,尧北教乎八狄。”《淮南子·修务训》:“故秦、楚、燕、魏之歌也,异转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也,殊声而皆悲;一也。”

八狄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2

    八 [ bā ]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 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狄 [ dí ] 1.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2.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3.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4. 有力的麋鹿。 5. 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6. 姓。 [更多解释]

八狄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八狄的相关词语

【八狄】的常见问题

  1. 八狄的拼音是什么?八狄怎么读?

    八狄的拼音是:bā dí
    点击 图标播放八狄的发音

  2. 八狄是什么意思?

    八狄的意思是:古代对北方部族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