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jiā

士家

拼音
shì jiā
注音
ㄕˋ ㄐㄧㄚ

士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士家shì jiā

  1. 魏晋时,职业士兵家庭称为士家士家子弟世代为兵。

引证解释

  1. 魏 晋•时,职业士兵家庭称为士家士家子弟世代为兵。参阅 周一良 《<三国志札记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帝欲徙 冀州 士家十万户实 河南。时连蝗民饥,羣司以为不可。”

网络解释

士家

魏晋时期兵士及其家庭称为士家。亦称兵户、营户、兵家地位高于奴婢,低于平民。汉初实行编户征兵制。后来,从流民贫苦农民招募来的士兵数量日益增加。征、募士兵的家属仍旧一般的编户齐民。东汉末年战争频繁,各割据军事集团加强对士兵的控制,把他们的家属集中起来,和士兵一起另行编定户籍,称为士家。汉献帝建安十年(205),曹操平定冀州后,把大批士兵家属迁至邺城附近(见魏武帝曹操)。到曹丕称帝移都洛阳时,居邺的士家超过十万户,魏文帝曹丕又计划将他们迁于洛阳及其附近。控制士家,是为了保证兵源防止将士叛乱强化政府对于割据势力的控制,将本来属于私家的部曲夺取到政府手中。因此,魏晋时期士家不准改行转业婚配只能限于同类,不准与平民通婚;士逃亡,家属要受严酷惩罚士家子女称为“士息”、“士女”,兄终弟及,父死子承,世代为兵。士家征召入伍从事屯田,称为田兵。具有兵家、屯田客双重身份,受双重剥削奴役,他们的社会地位略高于奴婢而低于平民。士家制度一种人身依附性较强的世兵制度。

士家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ì 部首总笔画 3

    士 [ shì ]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士族。士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 士子。士民。学士。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 士女。 4. 对人的美称。 志士。烈士。女士。 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6. 称某些专业人员。 医士。护士。 7.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jiā,jia,jie 部首总笔画 10

    家 [ jiā ]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 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 “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 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 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 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 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 一家人家。 10. 姓。 家 [ jia ] 1. 词尾,指一类的人。 老人家。 2.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 水生家 家 [ jie ] 1. 词尾,同“价”。 整天家。成年家。 [更多解释]

士家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士家的相关词语

【士家】的常见问题

  1. 士家的拼音是什么?士家怎么读?

    士家的拼音是:shì jiā
    点击 图标播放士家的发音

  2. 士家是什么意思?

    士家的意思是:魏晋时,职业士兵的家庭称为士家。士家子弟世代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