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wèi

三畏

拼音
sān wèi
注音
ㄙㄢ ㄨㄟˋ

三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畏sān wèi

  1. 儒家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引证解释

  1. 儒家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网络解释

三畏

1、语出《论语·季氏》“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相信天命的,认为天和地上的人君一样,能赏善罚恶,决定社会的治乱兴衰

大人即周天子和各国诸侯,圣人之言指文王周公下来典籍询诰。

2、元代英宗时丞相住所畏惧的三件事。《元史·拜住传》:“臣有所畏者三:畏辱祖宗;畏天下事大,识见有所未尽;畏年少不克负荷,无以上报圣恩。”

三畏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 拼音 wèi 部首总笔画 9

    畏 [ wèi ] 1. 怕。 畏惧。畏难(nán )。畏罪。大无畏。望而生畏。 2. 敬服。 敬畏。畏友(使人敬服的朋友)。后生可畏。 [更多解释]

三畏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三畏的相关词语

【三畏】的常见问题

  1. 三畏的拼音是什么?三畏怎么读?

    三畏的拼音是:sān wèi
    点击 图标播放三畏的发音

  2. 三畏是什么意思?

    三畏的意思是:儒家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