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bāgōng

十八公

拼音
shí bā gōng
注音
ㄕˊ ㄅㄚ ㄍㄨㄥ

十八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十八公shí bā gōng

  1. 指松。松字拆开则为十、八、公三字,故称。

引证解释

  1. 指松。松字拆开则为十、八、公三字,故称。

    《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晋•张勃 《吴录》:“丁固 梦松树生其腹上。人谓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年,其为公乎!’”宋•苏轼 《夜烧松明火诗:“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元•方回 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诗:“临轩十八公老寿藤萝缠。”

网络解释

十八公 (汉语词汇)

十八公典故名,典出《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孙皓传〉。指松。拆“松”为“十八公”三字,因以为别称

十八公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í 部首总笔画 2

    十 [ shí ]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 表示多、久。 十室九空。 3. 表示达到顶点。 十足。十成。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2

    八 [ bā ]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 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更多解释]

  • 拼音 gōng 部首总笔画 4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更多解释]

十八公的分字组词

十八公的相关词语

【十八公】的常见问题

  1. 十八公的拼音是什么?十八公怎么读?

    十八公的拼音是:shí bā gōng
    点击 图标播放十八公的发音

  2. 十八公是什么意思?

    十八公的意思是:指松。松字拆开则为十、八、公三字,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