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ncèjūn

神策军

拼音
shén cè jūn
注音
ㄕㄣˊ ㄘㄜˋ ㄐㄩㄣ
繁体
神策軍

神策军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神策军shén cè jūn

  1. 亦称“神策”。

  2. 禁军名之一。天宝中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破吐蕃时令军史成如璆建神策军于临洮西。安禄山乱起,临洮陷,如璆令其将卫伯玉领兵屯陕州,复号神策军代宗、德宗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唐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3. 用以美称官兵

引证解释

  1. 亦称“神策”。

  2. 唐•禁军名之一。 天宝 中 陇右 节度使 哥舒翰 破 吐蕃 时令军史 成如璆 建神策军于 临洮 西。 安禄山 乱起, 临洮 陷, 如璆 令其将 卫伯玉 领兵屯 陕州,复号神策军代宗、德宗 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 唐 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唐•白居易 《宿紫阁山北村》诗:“举盃未及饮,暴卒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餘人。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旧唐书·裴垍传》:“今闻其视 承璀(吐突承璀 )如婴孩往来神策间,益自恃不严,是天亡之时也。”
    宋•秦观 《安都》:“府兵废,始置神策为禁军,亦不过数万人。”

  3. 用以美称官兵。

网络解释

神策军

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原为西北戍边军队,后进入京师成为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征伐事,为唐廷直接控制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从天宝十三载(754年)哥舒翰在磨环川设立开始计算,到天复三年(903年)被正式废除一共经历了149年的历史

神策军的领导权握在宦官手中,这样使得神策军与宦官集团发生极其密切联系。自唐穆宗以后天子受制于宦官。穆宗以后共有九帝,其中,除敬宗、哀帝外,其余均为宦官所立。宦官集团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掌握神策军兵权,以神策军工具控制皇权

唐穆宗以后,神策军渐渐腐化战斗力下降而且一定条件下成为某些藩镇发动叛乱借口。唐朝末年,藩镇势力屡次进犯京师,常以剪除宦官为口号,而这时的神策军将吏大都卷入宦官集团中去。由于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外出征战,军纪日益败坏。其普通军士也非当年善战的边兵,多以工商富豪子弟充任不堪一战。

神策军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én 部首总笔画 9

    神 [ shén ] 1.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 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 2.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 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 3.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 神勇。神医。神通。神圣。神速。 4. 心思,心力,注意力。 劳神。凝神。神魂颠倒。 5. 表情。 神色。神采。神姿。神志。 6. 精神。 神清气爽。 7.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策 [ cè ]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2. 鞭打。 策马。鞭策。 3. 激励,促进。 策动。策勉。 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 简策。 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 策命。策免。策封。 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策论。策问。 7. 杖。 策杖。 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9. 计谋,主意,办法。 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11.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jūn 部首总笔画 6

    军 [ jūn ] 1. 武装部队。 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 劳动大军。 [更多解释]

神策军的分字组词

神策军的相关词语

【神策军】的常见问题

  1. 神策军的拼音是什么?神策军怎么读?

    神策军的拼音是:shén cè jūn
    点击 图标播放神策军的发音

  2. 神策军是什么意思?

    神策军的意思是:①.亦称“神策”。②.唐禁军名之一。天宝中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破吐蕃时令军史成如璆建神策军于临洮西。安禄山乱起,临洮陷,如璆令其将卫伯玉领兵屯陕州,复号神策军。代宗、德宗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唐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③.用以美称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