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shù

龙树

拼音
lóng shù
注音
ㄌㄨㄥˊ ㄕㄨˋ
繁体
龍樹

龙树的意思

词语解释

龙树lóng shù

  1. 印度古代高僧梧桐树。

引证解释

  1. 印度 古代高僧。 释迦 灭后七百年出世南天竺,为 马鸣菩萨 弟子 迦毘摩罗尊者 之弟子。著作甚富,为三论宗真言宗等之祖。其母于树下生之,因字 阿周陀那 (树名),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 龙树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马鸣 幽讚, 龙树 虚求。”
    李善 注:“《摩訶摩耶经》曰:有一比丘,名曰 龙树,善説法要。”
    五代 齐己 《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诗:“谩求 龙树 能医眼,休问 图澄 学洗肠。”
    清•曹寅 《高鹤修琴友索赠时寓僧楼即事戏之》诗:“龙树 身多幻, 鸯摩 鬢早斑。”

  2. 梧桐树。

    元•马祖无题诗之三:“丹穴凤来龙树远,海门鱼去蜃楼遥。”

国语辞典

龙树lóng shù

  1. 古印度佛教大师法号初期中观派的代表主张一切皆空。在他的著作中,利用穷举归纳方式证明实体论的谬误。他的思想论证方法成为后来大乘发展重要基础西藏人以他为大乘六庄严之一,在汉地尊他为八宗共祖。主要的著作有《中论》《七十空性论》等。

网络解释

龙树 (人名)

龙树(人名)菩萨名。旧称,那伽曷树那,那伽阿周陀那N&amacron;g&amacron;rjuna,生于阿周陀那下,故名阿周陀那。以龙成道,故字曰龙。新称,那伽阏剌树那。译为龙猛。佛灭后七百年出世于南天竺摩诃摩耶经下),马鸣弟子迦毗摩罗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萨之师也(付法藏传五)。入龙宫赍华严经,开铁塔传密藏,显密八宗之祖师也。龙树传曰:“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中略)其母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树名也,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树也。”西域记八曰:“那伽阏刺树那菩萨,唐言龙猛,旧译曰龙树,非也。”

著名的大乘佛教论师,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大约活跃公元一五〇年至二五〇年之间,他首先开创空性的中观学说,肇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以《中论》及《大智度论》最为著称

龙树广泛影响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观派以他为创始者瑜伽行唯识学派如来藏学派也多以他的著作来证明本身宗义的正确。在汉传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2]的称号。在藏传佛教中,与其大弟子提婆(亦名圣天)同被列入为佛教的二胜六庄严之一。密宗也以他为传承上师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

龙树的字义分解

  • 拼音 lóng 部首总笔画 5

    龙 [ lóng ]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 恐龙。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 龙颜。龙体。龙袍。 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ù 部首总笔画 9

    树 [ shù ] 1. 木本植物的通称。 树木。树林。树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 树艺(“艺”,种植)。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3. 立,建立。 树立。树敌。 4. 量词,相当于“株”、“棵”。 一树梅花。 5. 姓。 [更多解释]

龙树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龙树的相关词语

【龙树】的常见问题

  1. 龙树的拼音是什么?龙树怎么读?

    龙树的拼音是:lóng shù
    点击 图标播放龙树的发音

  2. 龙树是什么意思?

    龙树的意思是:古印度佛教大师的法号。初期中观派的代表,主张一切皆空。在他的著作中,利用穷举归纳的方式,证明实体论的谬误。他的思想和论证方法,成为后来大乘发展的重要基础。西藏人以他为大乘六庄严之一,在汉地尊他为八宗共祖。主要的著作有《中论》、《七十空性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