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ǒchóng

倮虫

拼音
luǒ chóng
注音
ㄌㄨㄛˇ ㄔㄨㄥˊ
繁体
倮蟲

倮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倮虫luǒ chóng

  1. 身无羽毛鳞甲动物古代常用以指人。

引证解释

  1. 身无羽毛鳞甲的动物。古代常用以指人。

    大戴礼记·易本命:“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汉•王充 《论衡·遭虎》:“夫虎,毛虫;人,倮虫毛虫飢,食倮虫,何变之有?”
    清•龚自珍 《释风》:“且吾与子何物?固曰:倮虫。”

国语辞典

倮虫luǒ chóng

  1. 没有羽毛或鳞介以蔽身的动物。也作「裸虫」。

    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干巛之美也。」

网络解释

倮虫

倮虫常见中国古文记载中。古代所称的“五虫”之一,总称无羽毛鳞甲蔽身的动物(倮同裸)。有时也专指人类

倮虫的字义分解

  • 拼音 luǒ 部首总笔画 10

    倮 [ luǒ ] 1. 同“裸”。《玉篇•人部》:“倮,赤體也。”《禮記•月令》:“其蟲倮。” [更多解释]

  • 拼音 chóng 部首总笔画 6

    虫 [ chóng ] 1. 节肢动物的一类。 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 动物的通称。 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更多解释]

倮虫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倮虫的相关词语

【倮虫】的常见问题

  1. 倮虫的拼音是什么?倮虫怎么读?

    倮虫的拼音是:luǒ chóng
    点击 图标播放倮虫的发音

  2. 倮虫是什么意思?

    倮虫的意思是:没有羽毛或鳞介以蔽身的动物。也作「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