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ōzhàozǐ

拨棹子

拼音
bō zhào zǐ
注音
ㄅㄛ ㄓㄠˋ ㄗˇ
繁体
撥棹子

拨棹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拨棹子bō zhào zǐ

  1. 蝤蛑。蟹的一种

  2. 教坊曲名。

引证解释

  1. 即蝤蛑。蟹的一种

    唐•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蝤蛑,乃蟹之巨而异者。蟹螯上有细毛如苔,身上八足。蝤蛑则螯无毛,后两小足,薄而濶,俗谓之拨棹子。”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虫鱼中品·蟹》:“蟹之类甚多……扁而最大,后足阔者,名蝤蛑。 岭南 人谓之拨棹子以后脚形如棹也。”

  2. 唐 教坊曲名。

网络解释

拨棹子

拨棹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以尹鹗《拨棹子·风切切》为正体,双调六十一字,前段五句五仄韵,后段四句四仄韵。另有双调六十一字,前段五句两叶韵、两叠韵、一仄韵,后段五句五仄韵;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七句三仄韵,后段六句三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黄庭坚《拨棹子·退居》等。

拨棹子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拨 [ bō ] 1.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 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 2. 分给。 拨发。拨款。拨付。 3. 治理。 拨乱反正。 4. 掉转。 拨转马头。 5.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 分成两拨儿。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ào,zhuō 部首总笔画 12

    棹 [ zhào ] 1.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2. 划船。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3. 船。 棹夫(船家)。归棹。 棹 [ zhuō ] 1. 同“桌”。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更多解释]

拨棹子的分字组词

拨棹子的相关词语

【拨棹子】的常见问题

  1. 拨棹子的拼音是什么?拨棹子怎么读?

    拨棹子的拼音是:bō zhào zǐ
    点击 图标播放拨棹子的发音

  2. 拨棹子是什么意思?

    拨棹子的意思是:①.即蝤蛑。蟹的一种。②.唐教坊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