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lánpén

盂兰盆

拼音
yú lán pén
注音
ㄩˊ ㄌㄢˊ ㄆㄣˊ
繁体
盂蘭盆

盂兰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盂兰盆yú lán pén

  1. [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节日。是日延僧尼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

  2. 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

  3. 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竹器

引证解释

  1. [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 目连 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 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於汝也。”
    唐•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三:“盂兰盆正言乌蓝婆挐,此译云倒悬。案西国法,至於众僧自恣之日,盛设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兰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

  2. 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

    《旧唐书·王缙传》:“代宗 七月望日於内道场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
    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元节:“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掛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亦省称“盂兰”。 唐•杨炯 盂兰盆赋》:“陈法供,饰盂兰,壮神功妙物,何造化多端!”

  3. 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饌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谓向北则冬寒,向南则冬温,向东西则寒温得中,谓之盂兰盆,盖俚俗老媪辈之言也。又每云:‘盂兰盆倒则寒来矣。’”

国语辞典

盂兰盆yú lán pén

  1. 佛教用语。意为倒悬。指饿鬼道众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为梵语 Ullambana的音译佛教徒于僧团结夏安居结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丰盛供品,供养三宝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出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盂兰盆经」述说其事。在唐时,已将「盆」解为盛食物器具,宋代民俗便演变成中元节祭祀祖先及占侯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面编织成一个盆碗形以放纸钱等物的器具,称为盂兰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烧后,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气候。

网络解释

盂兰盆

“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法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盂兰盆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盂 [ yú ] 1. 〔~兰盆会〕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 2. 一种盛液体的器皿。 水盂。痰盂。漱口盂儿。 [更多解释]

  • 拼音 lán 部首总笔画 5

    兰 [ lán ] 1. 指“兰草”和“兰花”。 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2. 古书上指“木兰”。 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4. 古同“斓”,斑斓。 5.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pén 部首总笔画 9

    盆 [ pén ] 1. 盛放东西或洗涤的用具。 盆景。盆花。盆栽。脸盆。澡盆。 2. 中央凹入像盆状的东西。 盆地。骨盆。 [更多解释]

盂兰盆的分字组词

盂兰盆的相关词语

【盂兰盆】的常见问题

  1. 盂兰盆的拼音是什么?盂兰盆怎么读?

    盂兰盆的拼音是:yú lán pén
    点击 图标播放盂兰盆的发音

  2. 盂兰盆是什么意思?

    盂兰盆的意思是:佛教用语。意为倒悬。指饿鬼道众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为梵语 Ullambana的音译。佛教徒于僧团结夏安居结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丰盛的供品,供养三宝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是出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盂兰盆经」述说其事。在唐时,已将「盆」解为盛食物的器具,宋代民俗便演变成中元节祭祀祖先及占侯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面编织成一个盆碗形以放纸钱等物的器具,称为「盂兰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烧后,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