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ízhì

泥滞

拼音
ní zhì
注音
ㄋㄧˊ ㄓˋ
繁体
泥滯

泥滞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泥滞ní zhì

  1. 淤积污泥

引证解释

  1. 淤积的污泥。

    管子·五辅》:“导水潦,利陂沟,决潘渚,溃泥滞。”
    尹知章 注:“泥涂为滞者,亦溃决之令通也。”

  2. 滞留停留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麻黄汤方”方解:“大枣之性泥滞於膈,碍杏仁之速降。”

  3. 拘泥不知变通

    后汉书·左雄黄琼等传论》:“黄琼、胡广、张衡、崔瑗 之徒,泥滞旧方,互相诡驳。”
    《宋书·恩倖传论》:“世祖 之泥滞鄙近太宗拘挛爱习,欲不纷惑牀笫,岂可得哉?”
    宋•曾巩 《代人祭李白文》:“士有一曲,拘牵泥滞。”

  4. 阻滞。不畅通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顾兹心之未泰,惧末涂泥滞,仍求激而增愤,肆中怀以告誓。”

国语辞典

泥滞nì zhì

  1. 拘泥固执

    《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泥滞旧方,互相诡駮,循名者屈其短,筭实者挺其效。」

网络解释

泥滞

泥滞出自《管子·五辅》,释义淤积的污泥

泥滞的字义分解

  • 拼音 ní,nì 部首总笔画 8

    泥 [ ní ]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 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2. 像泥的东西。 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泥 [ nì ] 1. 涂抹。 泥墙。泥缝儿(fèngr )。 2. 固执,死板。 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12

    滞 [ zhì ] 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 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 2. 遗落。 “此有滞穗”。 [更多解释]

泥滞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泥滞的相关词语

【泥滞】的常见问题

  1. 泥滞的拼音是什么?泥滞怎么读?

    泥滞的拼音是:ní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泥滞的发音

  2. 泥滞是什么意思?

    泥滞的意思是:拘泥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