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zhǐ

变徵

拼音
biàn zhǐ
注音
ㄅㄧㄢˋ ㄓˇ

变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变徵biàn zhǐ

  1. 传统音乐术语。古七声音阶(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的一个音级。以此为主调的歌曲凄怆悲凉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战国策·燕策》

    one of ancient seven musical scale;

变徵的字义分解

  • 拼音 biàn 部首总笔画 8

    变 [ biàn ] 1.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 情况变了。变了样。 2. 变成。 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 3. 使改变。 变废为宝。 4. 能变化的;已变化的。 变数。变态。 5. 变卖。 变产。 6. 变通。 通权达变。 7.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 事变。政变。 8. 指变文。 目连变。 9.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zhǐ,zhēng 部首总笔画 15

    徵 [ zhēng ] 1. 召,征召。《爾雅•釋言》:“徵,召也。” 2. 求;取。《左傳•哀公七年》:“夏,公會吴于鄫,吴來徵百牢。” 3. 敛取;征收。《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 4. 徭役;租税。《管子•治國》:“而上徵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徵矣。” 5. 证验;效应。《廣韻•蒸韻》:“徵,證也。” 6. 征兆;迹象。《左傳•昭公十七年》:“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 7. 证明。《廣雅•釋詁四》:“徵,明也。” 8. 征聘;纳币以成婚礼。《集韻•蒸韻》:“徵,成也。” 9. 追究;责问。《左傳•僖公四年》:“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又指征询。唐沈既濟《任氏傳》:“徵于小僮,小僮笑曰。 ‘無之。”” 10. 典,主管。《莊子•天道》:“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 11. 虚。《爾雅•釋詁上》:“徵,虚也。” 12. 姓(旧读zhǐ)。《三國志•吴志•程秉傳》:“秉為傅時,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 徵 [ zhǐ ] 1. 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又名“迭”。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爾雅•釋樂》:“徵謂之迭。”《正字通•彳部》:“徵,五聲之一,絃用五十四絲,其聲清。” 徵 [ chéng ] 1. 通“懲”。《荀子•正論》:“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 2. 用同“澂”。澄清。《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二年》:“陛下不加清徵,審别真偽。” 3.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澄城县西南。《集韻•蒸韻》:“徵,縣名,在同州。” [更多解释]

变徵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变徵的相关词语

【变徵】的常见问题

  1. 变徵的拼音是什么?变徵怎么读?

    变徵的拼音是:biàn zhǐ
    点击 图标播放变徵的发音

  2. 变徵是什么意思?

    变徵的意思是:传统音乐术语。古七声音阶(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的一个音级。以此为主调的歌曲,凄怆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