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dǐng

负鼎

拼音
fù dǐng
注音
ㄈㄨˋ ㄉㄧㄥˇ
繁体
負鼎

负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负鼎fù dǐng

  1. 指伊尹背负鼎俎见汤,喻以烹调致汤王道之事。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于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唐李白《送梁四归东平诗:“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宋叶适《魏华甫鹤山书院诗:“垂竿桐江笑短弱负鼎莘野嫌豪粗。”后用以指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

引证解释

  1. 指 伊尹 背负鼎俎见 汤,喻以烹调致 汤 王道之事。 《史记·殷本纪》:“伊尹 名 阿衡。

    阿衡 欲于 汤 而无由,乃为 有莘氏 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説 汤,致于王道。”
    唐•李白 《送梁四归东平》诗:“殷王 期负鼎, 汶水 起垂竿。”
    宋•叶适 《魏华甫鹤山书院》诗:“垂竿 桐江 笑短弱,负鼎 莘野 嫌豪粗。”
    后用以指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 后汉书·马援传论》:“马援 腾声 三辅遨游二帝,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
    《晋书·纪瞻传》:“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劳无负鼎,口不商歌,横逢大运频烦饕窃。”
    唐•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进无负鼎説,退惭补袞诗。”

国语辞典

负鼎fù dǐng

  1. 传说商时的伊尹原来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为一庖人。他背负鼎俎,以滋味游说汤,汤因而以为相。后来伊尹助汤灭了夏桀。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网络解释

负鼎

负鼎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三《殷本纪》。商时,伊尹曾背负鼎俎见汤 ,后遂以“负鼎”等喻以烹调致汤王道之事。后用以指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

负鼎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6

    负 [ fù ] 1. 驮,背(bèi )。 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 2. 担任。 担负。负责。负累(lěi )。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 3. 仗恃,依靠。 负隅顽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4. 遭受。 负伤。负屈。 5. 具有,享有。 久负盛誉。 6. 欠(钱)。 负债。 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 负数。 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 负电。负极。 9. 违背,背弃。 负心。负约。忘恩负义。 10. 失败,与“胜”相对。 不分胜负。 [更多解释]

  • 拼音 dǐng 部首总笔画 12

    鼎 [ dǐng ]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 锅。 鼎罐。鼎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鼎峙。鼎足之势。 5. 大。 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 正当,正在。 鼎盛(shèng )。 [更多解释]

负鼎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负鼎的相关词语

【负鼎】的常见问题

  1. 负鼎的拼音是什么?负鼎怎么读?

    负鼎的拼音是:fù dǐng
    点击 图标播放负鼎的发音

  2. 负鼎是什么意思?

    负鼎的意思是:传说商时的伊尹原来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为一庖人。他背负鼎俎,以滋味游说汤,汤因而任以为相。后来伊尹助汤灭了夏桀。见《史记·卷三·殷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