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ănshènggōng

衍圣公

拼音
yăn shèng gōng
注音
ㄧㄢˇ ㄕㄥˋ ㄍㄨㄥ
繁体
衍聖公

衍圣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衍圣公yǎn shèng gōng

  1. 孔子后代封号。汉称褒成侯,魏称宗圣,晋称奉圣,北魏称崇圣,北齐称恭王,均为侯爵北周及隋封邹国公。唐初封褒圣侯。开元中,追谥孔子为文宣王,称其后裔为文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因后裔不宜用祖谥为号,改封衍圣公。后相沿不改,到1935年,才废止不用参阅《宋史·礼志二二》

引证解释

  1. 孔子 后代的封号。 汉•称 褒成侯,魏 称 宗圣,晋•称 奉圣,北魏•称 崇圣,北齐•称 恭王,均为侯爵。 北周 及 隋 封 邹国公。唐•初封 褒圣侯。开元 中,追谥 孔子 为 文宣王,称其后裔为 文宣公。宋仁宗 至和 二年(1055年),因后裔不宜用祖谥为号,改封 衍圣公。后相沿不改,到1935年,才废止不用。参阅《宋史·礼志二二》

网络解释

衍圣公

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为止

册封孔子后裔始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之后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直至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曾一度改为奉圣公,后又改回衍圣公后世从此一直沿袭封号。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称号,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孔德成,成为末代衍圣公,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衍圣公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时相当于八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特许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其居住衍圣公府(今孔府),是全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曲阜孔氏家族历代帝王追封赐礼,谱系井然,世受封爵

衍圣公得益先祖孔子荣耀,成为中国历史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特殊公爵,与朝廷互相依偎成就孔府的天下第一家,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也是叹为观止

衍圣公的字义分解

  • 拼音 yǎn 部首总笔画 9

    衍 [ yǎn ] 1. 延长,开展。 衍绎。衍生。推衍。展衍。敷衍。衍生物。 2. 多余的(指文字)。 衍文(书籍中因缮写、刻板、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 3. 低而平坦之地。 衍沃(土地平坦肥美。亦作“沃衍”)。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èng,kū 部首总笔画 5

    圣 [ shèng ]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 圣人。圣哲。 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 神圣。圣洁。圣地。圣经。 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 圣上。圣旨。圣明。 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 圣手。棋圣。 圣 [ kū ] 1.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更多解释]

  • 拼音 gōng 部首总笔画 4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更多解释]

衍圣公的分字组词

衍圣公的相关词语

【衍圣公】的常见问题

  1. 衍圣公的拼音是什么?衍圣公怎么读?

    衍圣公的拼音是:yăn shèng gōng
    点击 图标播放衍圣公的发音

  2. 衍圣公是什么意思?

    衍圣公的意思是:孔子后裔的封号。其号始自宋仁宗时,历朝沿袭,至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令以孔子嫡系裔孙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遂废衍圣公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