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yǐn

盐引

拼音
yán yǐn
注音
ㄧㄢˊ ㄧㄣˇ
繁体
鹽引

盐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盐引yán yǐn

  1. 古代官府商人缴纳盐价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运销食盐凭证。始于宋代。

  2. 盐包。每引四百斤或七百斤不等。

引证解释

  1. 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始于 宋 代。

    《宋史·食货志下三》:“又以内藏钱二百万緡假三司,遣市易吏行四路请买盐引,仍令 秦凤、永兴 盐钞,岁以百八十万为额。”
    《金史·食货志四》:“若罢盐引,添灶户,庶可易得。”

  2. 指盐包。每引四百斤或七百斤不等。

    元•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快準备着五千船盐引十万担茶挑。”

国语辞典

盐引yán yǐn

  1. 明清时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由户部印发称为盐引」;由各地盐政所发的称为「盐票」。

  2. 盐包。

    元·秦?夫《东堂老·第一折》:「快准备著五千船盐引,十万担茶挑。」

网络解释

盐引

盐引是宋代以后历代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源于盐钞法。宋庆历八年 (1048年),兵部员外郎范祥变通盐法,由折中法的交实物改为交钱买盐钞,商人凭盐钞购盐运销,官则用所得之钱收购粮草由于盐钞发行过多,盐钞法败坏宰相蔡京于徽宗政和三年 (1113年) 行盐引法。盐引分为长引和短引。长引销外路,短引销本路。严格批缴手续缴销期限,长引1年,短引1季。限定运销数量价格

盐引的字义分解

  • 拼音 yán 部首总笔画 10

    盐 [ yán ] 1.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 盐巴。盐卤。盐分(fèn )。盐田。 2. 〔~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原料,多用于工业和医药。 3. 化学上称酸类与碱类中和而成的化合物。 酸式盐。碱式盐。 [更多解释]

  • 拼音 yǐn 部首总笔画 4

    引 [ yǐn ] 1. 拉,伸。 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 2. 领,招来。 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 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 引文。引用。援引。 4. 退却。 引退。引避。 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 古代柩车的绳索。 发引(出殡)。 [更多解释]

盐引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盐引的相关词语

【盐引】的常见问题

  1. 盐引的拼音是什么?盐引怎么读?

    盐引的拼音是:yán yǐn
    点击 图标播放盐引的发音

  2. 盐引是什么意思?

    盐引的意思是:①.明清时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由户部印发的称为「盐引」;由各地盐政所发的称为「盐票」。②.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