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fèi

风痱

拼音
fēng fèi
注音
ㄈㄥ ㄈㄟˋ
繁体
風痱

风痱的意思

词语解释

风痱fēng fèi

  1. 中风病。

引证解释

  1. 风病

    宋•黄庭坚 《送刘季展从军门》诗之二:“仙家耕耘白璧道人煑掘起风痱。”
    任渊 注:“痱,音肥。韵书曰:风病也。”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三·黄耆五物汤》:“治风痱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不能动履者。”

网络解释

风痱

“痱”与“废”同义。指中风出现偏瘫

①病证名。四肢废而不用的疾患。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简称痱。证见四肢废而不用,身无痛。甚则可见不能言,神志昏乱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附录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备急千金要方·诸风》治疗风痱用三味竹沥饮、竹沥汤。《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治风痱用换骨丹、疏风顺气圆、八宝回春汤等方。

②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遂灸法:度病者小指内岐间至指端为度;以置脐上,直望心下,以丹注度上端毕;又作两度,续所注上,合其下,升其上,取其本度,横置其升上,令三合其状,如到(倒)作△字形。男度左手,女度右手。嫌不分了,故上丹注三处,同时起火,各一百壮愈。”即取患者小指端至掌横纹内侧端间距离度量单位,以其一端置脐中,沿前正中线直上,于度端定一点。于此点上再以同等长度作一倒置等边三角形,其底边水平三角顶端是穴共3穴。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风痱定位在中脘穴下0.5寸一穴,左右旁开1.5寸各一穴,共3穴。主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艾炷灸3-7壮。

风痱的字义分解

  • 拼音 fēng,fěng 部首总笔画 4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 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 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 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 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 风瘫。风湿。 8. 姓。 风 [ fěng ] 1. 古同“讽”,讽刺。 [更多解释]

  • 拼音 fèi,féi 部首总笔画 13

    痱 [ fèi ] 1. 〔~子〕由于暑天出汗过多,引起汗腺发炎,皮肤表面生出来的小红疹,很痒。 痱 [ féi ] 1. 古代称偏瘫症。 风痱。 [更多解释]

风痱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风痱的相关词语

【风痱】的常见问题

  1. 风痱的拼音是什么?风痱怎么读?

    风痱的拼音是:fēng fèi
    点击 图标播放风痱的发音

  2. 风痱是什么意思?

    风痱的意思是:中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