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ǔbīngzhì

府兵制

拼音
fǔ bīng zhì
注音
ㄈㄨˇ ㄅㄧㄥ ㄓˋ

府兵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府兵制fǔ bīng zhì

  1. 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宇文掌握西魏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选拔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名存实亡参阅新唐书·兵志》

引证解释

  1. 起于 西魏 、行于 北周 和 隋,兴于 唐•初的一种兵制。 宇文泰 掌握 西魏 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选拔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 隋 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 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 唐高宗 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渐见其弊,至 天宝 八年(公元749年)折冲府( 唐 代府兵制军府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参阅新唐书·兵志》

网络解释

府兵制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府兵制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 广 总笔画 8

    府 [ fǔ ]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府库。天府。 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 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 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4. 国家行政机关。 政府。官府。 5. 古同“腑”,脏腑。 [更多解释]

  • 拼音 bīng 部首总笔画 7

    兵 [ bīng ] 1. 武器。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8

    制 [ zhì ] 1. 规定。 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 2. 限定,约束,管束。 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 3. 法规,制度。 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4. 造,作。 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 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 6. 古代帝王的命令。 制诰。 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更多解释]

府兵制的分字组词

府兵制的相关词语

【府兵制】的常见问题

  1. 府兵制的拼音是什么?府兵制怎么读?

    府兵制的拼音是:fǔ bīng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府兵制的发音

  2. 府兵制是什么意思?

    府兵制的意思是: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选拔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参阅《新唐书·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