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ǐshī

佹诗

拼音
guǐ shī
注音
ㄍㄨㄟˇ ㄕ
繁体
佹詩

佹诗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佹诗guǐ shī

  1.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荀子·赋》:“天下不治,请陈佹诗。”杨倞注:“荀卿请陈佹异激切之诗,言天下不治之意也。”后亦指荀况的佹诗

引证解释

  1.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

    荀子·赋》:“天下不治,请陈佹诗。”
    杨倞 注:“荀卿 请陈佹异激切之诗,言天下不治之意也。”
    后亦指 荀况 的佹诗。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若乃赋之肇始,实本 兰陵 《成相》之篇,韵词谲古,佹诗之作,体杂《诗》《骚》。”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又有佹诗,实亦赋,言天下不治之意。”

国语辞典

佹诗guǐ shī

  1. 言辞诡异激切的诗。

    《荀子·赋》:「天下不治,请陈佹诗。」

网络解释

佹诗

注音】:guǐ shī

【释义】:1.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荀子·赋》:"天下不治﹐请陈佹诗。"杨倞注:"荀卿请陈佹异激切之诗﹐言天下不治之意也。"后亦指荀况的佹诗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性善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贡献

佹诗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①

天地易位,②四时易乡。③

列星殒坠,④旦暮晦盲。⑤

幽闇登昭,⑥日月下藏。⑦

公正无私,反见从横。⑧

志爱公利,重楼疏堂。⑨

无私罪人,⑩憼革贰兵。⑾

道德纯备,谗口将~。⑿

仁人绌约,⒀敖暴擅强。⒁

天下幽险,⒂恐失世英。

螭龙为蝘蜓,⒃鸱枭凤凰。⒄

比干见刳,⒅孔子拘匡。⒆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

拂乎其遇时之不详也。⒇

郁郁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21)

闇乎天下之晦盲也。

皓天不复,(22)忧无疆也。

千岁必反,(23)古之常也。

弟子勉学,天不忘也。

圣人共手,时几将矣。(24)

与愚以疑,(25)愿闻反辞。(26)

其小歌曰:念彼远方,(27)何其塞矣。

(28)仁人绌约,暴人衍矣。

(29)忠臣危殆,(30)谗人服矣。

(31)琁玉瑶珠,(32)不知佩也。

襍布与锦,(33)不知异也。

闾娵子奢,(34)莫之媒也。

嫫母力父,(35)是之喜也。(36)

以盲为明,以聋为聪;

以危为安,以吉为凶。

呜呼上天!曷维其同。(37)

①佹(guǐ诡)诗:奇异激愤的诗。

②易位:改变位置

③易乡(xiàng):改变了方向。乡,同"向"。

④殒坠:坠落。殒,同"陨"。

⑤晦盲:昏暗不明

⑥幽闇:指奸邪小人。登昭:登上显要的位置。

⑦日月:指光明君子。下藏:下隐潜藏

⑧从横:合纵连横比喻反复无常

⑨重楼疏堂:高大楼房宽敞厅堂

⑩无私罪人:不因私怨而得罪了人,《荀子》杨倞注所谓"果于去恶也"。

⑾憼(jǐng警):同"儆",准备。革:甲,指兵器。戒兵,备兵。

⑿将将:通"锵锵",聚集样子

⒀绌(chù触)约:黜退穷困

⒁敖:通"傲"。擅强:专横

⒂幽险:昏暗、凶险

⒃螭(chī)龙:传说中的蛟龙。蝘(yǎn掩)蜒:壁虎

⒄鸱枭(chīxiāo):猫头鹰

⒅比干:商纣的叔父,进谏纣王,被剖腹取心。刳(kū枯):破开挖空。

⒆匡:古地名,在今河北省长垣县,孔子曾在这里被匡人包围

⒇拂:违背

(21)郁郁:文彩很盛的样子。按:此句"郁郁"二字原与上句"拂"字互易,今据《荀子》杨倞注改。

(22)皓:光明。复:返。

(23)千岁必反:谓乱久必治。

(24)几:近。将:行,到来

(25)与愚以疑:我讲了愚蠢的话让您疑惑

(26)反辞:反复叙说之辞,犹《楚辞》中的"乱曰",即下文的"小歌"。

(27)远方:指楚国。俞樾说:"不敢斥言楚国,故姑托远方言之。"

(28)塞:蔽塞。

(29)衍:多。

(30)危殆:危险

(31)服:用。

(32)琁:同"璇",美玉

(33)杂:同"杂"。

(34)闾娵(lǘjū驴居):战国时魏国美女。子奢:当为"子都",春秋时郑国美男子

(35)嫫(mó磨)母:传说是黄帝时的丑女。力父:未详可能是丑男子。

(36)是之喜也:能够受人喜欢

(37)曷维其同:怎么能和这些同道

天下不能太平,请让我呈献愤激的诗。

天地改变了位置,四季改变了次序

日月星辰坠落,从早到晚一片黑暗

小人上据高位,君子隐遁伏潜。

公正无私,被诬为反复无常。

一心为民,被诬为已营造楼台

不徇私情惩治坏人,被诬为兴兵作乱

道德完美无瑕,却招来无边谗言

仁人君子罢黜穷困潦倒傲慢暴虐的小人专横擅权

天下如此昏暗危险,恐怕失去一代圣贤

把螭龙当作壁虎,把猫头鹰当作凤凰。

比干被剖心,孔子被围困在匡地。

他们智慧多么光辉志向不能实现因为时代吉祥

实行的礼义多么光辉灿烂,但天下云一片黑暗。

莽莽天宇不复光明,忧心忡忡无边无疆。

长久动乱之后就会回归太平,这天理恒久不变

弟子们一定努力学习,上天一定不会我们遗忘

圣人请暂且拱手等候,好时机却将到来。

我说的话可能让人难以相信,请让我反复陈说我的想法

那道小歌这样唱道:

心中怀念着远方,那里道路是多么闭塞

仁人君子遭罢黜穷困潦倒,暴虐之人却数不胜数

忠臣义士危在旦夕奸佞小人志得意满

珍贵的美玉和珠宝,不知道佩戴

精布和锦缎,不知道它们区别

俊美的闾娵和子奢,没有人为他们做媒

丑陋的嫫母和力父,却是人们喜欢的对象

把眼盲当作目光敏锐,把耳聋当作听力超卓。

把危险当作安全,把吉祥当作灾祸

唉呀老天爷,我怎么能同这些人志同道合

佹诗》见于《荀子·赋篇》。《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篇赋,后附《佹诗》。关于五篇赋同《佹诗》的关系前人争议颇多,或以为六篇都是荀子晚年作的一组赋,或以为《佹诗独立成篇,与前五篇不类,或以为《佹诗》与《小歌》也是并列的两首诗。我们认为,《荀子·赋篇》包括作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两篇作品:前半五首是讔,作于齐宣王朝(前319--前301)初至齐稷下时;后半为赋,作于其初次适楚、又去而至赵国期间至于佹诗后面的“小歌”,就是屈原《抽思》中的“少歌”,与“乱辞”的性质相同当然是《佹诗》的组成部分而非独立成篇。 《佹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战国策》上有明确记载:齐滑王末年,荀卿因上书齐相不被采纳,遂南适楚,客于春申君。由于谗人的离间,荀卿又不得不离楚去赵。到赵国不久,春申君又使人请荀卿返楚,于是荀卿为书谢春申君,信末附诗一首。《战国策·楚策四》所录送春申君的诗,正是这首《佹诗》的“小歌”,只是《楚策》系节录略去了头六句,个别字句略有不同而已可见这首诗是荀子屡遭谗言、政治上极不得意心灵蒙受重创之下写的。诗的开篇描绘大自然颠倒黑白、四时失序令人可怖的情景接着描写人类社会贤良受诬受困、奸佞猖狂肆虐然后以比干、孔子为例,说明圣哲遇时不祥古今一律,是规律性的社会现象。但作者坚信物极必反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的天空必将呈现人间。“小歌”部分,对前文所讲之意反覆叙说,饱含忧愤地把批判矛头直接指向楚国统治者揭露他们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作者的谢绝之意,表露无遗,而寄意遥深,盖人穷反本也。写法上,比兴象征手法运用成熟得体意象生动情感直率真挚句式整齐划一,读来朗朗上口,既有回环往复整齐和谐之美,又带有浓厚的楚歌情调其中的一段很像屈原《涉江》的乱辞。因此,它是荀子赋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朱熹《楚辞后语》收录了这首诗,并为叙说,盖亦取其“出于幽忧穷蹙,怨慕凄凉之意”(《楚辞后语序》)。鲁迅先生在其所著《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论佹诗》:“词甚切激,殆不下于屈原,岂身临楚邦,居移其气,终亦生牢愁之思乎?”明确指出了它可与屈原赋媲美高度思想艺术水平

佹诗的字义分解

  • 拼音 guǐ 部首总笔画 8

    佹 [ guǐ ] 1. 乘戾;背离。 2. 累积;重叠。 3. 依。 4. 古通“诡”。 [更多解释]

  • 拼音 shī 部首总笔画 8

    诗 [ shī ]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诗歌。诗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更多解释]

佹诗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佹诗的相关词语

【佹诗】的常见问题

  1. 佹诗的拼音是什么?佹诗怎么读?

    佹诗的拼音是:guǐ shī
    点击 图标播放佹诗的发音

  2. 佹诗是什么意思?

    佹诗的意思是:言辞诡异激切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