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jù

钟虡

拼音
zhōng jù
注音
ㄓㄨㄥ ㄐㄩˋ
繁体
鐘虡

钟虡的意思

词语解释

钟虡zhōng jù

  1. 亦作“钟簴”。

  2. 一种悬钟的格架。上有猛兽为饰。

引证解释

  1. 亦作“钟簴”。一种悬钟的格架。上有猛兽为饰。

    周礼·考工记·梓人:“若是者以为钟虡,而由其虡鸣。”
    孙诒让 正义:“《説文·虍部》云:‘虡,钟鼓之柎也,饰为猛兽。’即谓臝属之兽。”
    汉•蔡邕 《隶势》:“钟簴设张庭燎飞烟。”
    晋•干宝 《搜神记》卷九:“终当使係嗣死於钟虡之间,大子毙於金酒之中。”
    新唐书·于公异传》:“钟簴不移,庙貌如故。”
    饰以猛兽形象的悬乐钟的格架。 汉•班固 《西都赋》:“列鐘虡於中庭,立金人於端闈。”
    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 坏五銖钱,更铸小钱,悉取 雒阳 及 长安 铜人、鐘虡、飞廉铜马之属以铸之。”

网络解释

钟虡

《周礼·考工记·梓人》:“若是者以为钟虡,而由其虡鸣。” 孙诒让正义:“《说文·虍部》云:‘虡,钟鼓之柎也,饰为猛兽。’即谓臝属之兽。” 汉 蔡邕《隶势》:“钟簴设张,庭燎飞烟。” 汉 班固 《西都赋》:“列钟虡於中庭,立金人於端闱。”《资治通鉴·汉献帝 初平元年》:“ 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雒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铸之。” 晋 干宝《搜神记》卷九:“终当使系嗣死於钟虡之间,大子毙於金酒之中。”《新唐书·于公异传》:“钟簴不移,庙貌如故。”

钟虡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ōng 部首总笔画 9

    钟 [ zhōng ]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 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2. 计时的器具。 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 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 4. 杯子。 5. 集中,专一。 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3

    虡 [ jù ] 1. 古代悬挂钟或磬的架子两旁的柱子。 2. 较高的几案。 [更多解释]

钟虡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钟虡的相关词语

【钟虡】的常见问题

  1. 钟虡的拼音是什么?钟虡怎么读?

    钟虡的拼音是:zhōng jù
    点击 图标播放钟虡的发音

  2. 钟虡是什么意思?

    钟虡的意思是:①.亦作“钟簴”。②.一种悬钟的格架。上有猛兽为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