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ùguān

六官

拼音
liù guān
注音
ㄌㄧㄡˋ ㄍㄨㄢ

六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六官liù guān

  1. 六卿之官。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国之政,总称六官或六卿。

  2. 隋唐后中央政权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之尚书总称六官

引证解释

  1. 周 六卿之官。 《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国之政,总称六官或六卿。

    《周礼·秋官·司寇》:“凡邦之大盟约,涖其盟书而登之于天府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
    郑玄 注:“六官,六卿之官也。”
    孙诒让 正义:“谓大宰等六官之正。”
    孔子家语·执辔》:“古之御天下者,以六官总治焉:冢宰之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马之官以成圣,司寇之官以成义,司空之官以成礼。”
    宋•曾巩 《节相制》:“古者出军之法,始於一井之间;遣将之常,甫在六官之内。”

  2. 隋 唐 后中央政权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之尚书总称六官

    唐•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导之以德,齐之以刑,威振六官,风扬五部。”
    《明史·孙应奎传》:“至於 桂萼 以梟雄桀驁之资,作威福纳财贿,阻抑气节,私比党与,势侵六官,气制言路,天下莫不怨愤。”
    清•曾国藩 《刘母谭孺人墓志铭:“自余挂名朝籍,待罪六官,去父母之邦,十有四年。”

国语辞典

六官liù guān

  1. 周代分掌国政的六种职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的总称。

    《周礼·秋官·大司寇》:「凡邦之大盟约,莅其盟书而登于天府;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
    汉·郑玄·注:「六官,六卿之官也。」
    《孔子家语·卷六·执辔》:「古之御天下者,以六官总治焉。」

  2. 隋、唐之后,中央政权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尚书总称。

    《明史·卷二〇二·孙应奎传》:「私比党与,势侵六官,气制言路,天下莫不怨愤。」

网络解释

六官

六官是指《周礼》中的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又称为六卿。

隋唐以后,用以统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大致和《周礼》六官分职相当,也统称为六官明清时,习惯把大冢宰,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分别用作六部尚书的别称

六官的字义分解

  • 拼音 liù,lù 部首总笔画 4

    六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六 [ lù ] 1.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2.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更多解释]

  • 拼音 guān 部首总笔画 8

    官 [ guān ]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 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 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 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4. 姓。 [更多解释]

六官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六官的相关词语

【六官】的常见问题

  1. 六官的拼音是什么?六官怎么读?

    六官的拼音是:liù guān
    点击 图标播放六官的发音

  2. 六官是什么意思?

    六官的意思是:①.周代分掌国政的六种职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的总称。②.隋、唐之后,中央政权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尚书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