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sù

公𫗧

拼音
gōng sù
注音
ㄍㄨㄥ ㄙㄨˋ
繁体
公餗

公𫗧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享用盛馔

引证解释

  1. 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孔颖达疏:“鼎折足,覆公餗者:餗,糝也。八珍之饍,鼎之实也……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
    张衡司徒吕公诔》:“黄耳金鉉,公餗以盈。”
    宋钱易南部新书》乙:“长安四月以后,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公餗之盛,常日不同。”

网络解释

公餗

公餗

gōng sù

ㄍㄨㄙ ㄙㄨˋ

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孔颖达 疏:“鼎折足,覆公餗者:餗,糁也。八珍之饍,鼎之实也……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 汉 张衡《司徒吕公诔》:“黄耳金铉,公餗以盈。” 宋 钱易《南部新书》乙:“ 长安 四月以后,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公餗之盛,常日不同。”

公𫗧的字义分解

  • 拼音 gōng 部首总笔画 4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更多解释]

公𫗧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公𫗧的相关词语

【公𫗧】的常见问题

  1. 公𫗧的拼音是什么?公𫗧怎么读?

    公𫗧的拼音是:gōng sù
    点击 图标播放公𫗧的发音

  2. 公𫗧是什么意思?

    公𫗧的意思是: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