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yìzhīzhàn

公义之战

拼音
gōng yì zhī zhàn
注音
ㄍㄨㄥ ㄧˋ ㄓ ㄓㄢˋ
繁体
公義之戰

公义之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公义之战”是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上面对质疑提出的一个自我辩解概念,指战争只有在符合特定条件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在别无选择自卫的情况下发动动用武力合乎比例平民尽量免受暴力伤害宣布增兵阿富汗一周多后,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2月10日于挪威首都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美国媒体几乎异口同声用“讽刺”来形容

公义之战的字义分解

  • 拼音 gōng 部首总笔画 4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义 [ yì ]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 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 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 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 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 义齿。义肢。 7.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zhī 部首 丿 总笔画 3

    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 “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 久而久之。 7. 往,到。 “吾欲之南海”。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àn 部首总笔画 9

    战 [ zhàn ] 1. 打仗。 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泛指争斗,比高下。 论战。争战。 3. 发抖。 战抖。寒战。胆战心惊。 4. 姓。 [更多解释]

公义之战的分字组词

公义之战的相关词语

【公义之战】的常见问题

  1. 公义之战的拼音是什么?公义之战怎么读?

    公义之战的拼音是:gōng yì zhī zhàn
    点击 图标播放公义之战的发音

  2. 公义之战是什么意思?

    公义之战的意思是:“公义之战”是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上面对质疑提出的一个自我辩解的概念,指战争只有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在别无选择或自卫的情况下发动;动用武力须合乎比例;平民应尽量免受暴力伤害。宣布增兵阿富汗仅一周多后,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2月10日于挪威首都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美国媒体几乎异口同声用“讽刺”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