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shuì

夏税

拼音
xià shuì
注音
ㄒㄧㄚˋ ㄕㄨㄟˋ
繁体
夏稅

夏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夏税xià shuì

  1. 田赋名称。唐起,历代田赋都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2. 建中元年行两税法后,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宋代夏税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纳毕;秋税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纳毕。元代在江南仿唐代两税法征税明代规定夏税无过八月,以小麦为主秋粮无过明年二月,以米为主。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大都征银。清代分上忙、下忙两期征收。

引证解释

  1. 田赋名称。 唐 起,历代田赋都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旧唐书·代宗纪》:“﹝ 大历 五年﹞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四升。秋税,上田亩五升,下田三升。”

  2. 建中 元年行两税法后,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宋•代夏税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纳毕;秋税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纳毕。 元•代在江南仿 唐•代两税法征税。 明•代规定夏税无过八月,以小麦为主,秋粮无过明年二月,以米为主。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大都征银。 清 代分上忙下忙两期征收。

网络解释

夏税

夏税 :xià shuì

1.田赋名称。唐起,历代田赋都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2.建中元年行两税法后,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宋代夏税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纳毕;秋税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纳毕。元代在江南仿唐代两税法征税。明代规定夏税无过八月,以小麦为主,秋粮无过明年二月,以米为主。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大都征银。清代分上忙﹑下忙两期征收。 夏税一升六合,共田六亩二分四厘科粮一石,外夏税一斗。比之邻壤临江、吉安、瑞州等府县每田一亩五升三合起科,该田一十八亩科粮一石,又无夏税

夏税的字义分解

  • 拼音 xià 部首总笔画 10

    夏 [ xià ] 1. 一年的第二季。 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 2. 中国朝代名。 夏代。夏历。 3. 指中国。 华夏。 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shuì 部首总笔画 12

    税 [ shuì ] 1.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 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 2. 姓。 [更多解释]

夏税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夏税的相关词语

【夏税】的常见问题

  1. 夏税的拼音是什么?夏税怎么读?

    夏税的拼音是:xià shuì
    点击 图标播放夏税的发音

  2. 夏税是什么意思?

    夏税的意思是:①.田赋名称。唐起,历代田赋都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②.建中元年行两税法后,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宋代夏税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纳毕;秋税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纳毕。元代在江南仿唐代两税法征税。明代规定夏税无过八月,以小麦为主,秋粮无过明年二月,以米为主。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大都征银。清代分上忙、下忙两期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