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zhànglǐmín

束杖理民

拼音
shù zhàng lǐ mín
注音
ㄕㄨˋ ㄓㄤˋ ㄌㄧˇ ㄇㄧㄣˊ
词性
成语

束杖理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束杖理民shù zhàng lǐ mín

  1. 治理百姓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引证解释

  1. 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金•董解元 西厢记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
    元•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则要你奉公守法束杖理民。”
    明•无名氏 齐天大圣第一折:“上圣自从 隋煬帝 封为 嘉州 太守爱惜黎庶束杖理民。”

国语辞典

束杖理民shù zhàng lǐ mín

  1. 束杖,收起刑具,不滥施刑罚。束杖理民指为官宽仁爱民。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差您二人去陈州开仓粜米,钦定五两白银一石细米,则要你奉公守法,束杖理民。」
    孤本元明杂剧·齐天大圣·头折》:「上圣自从炀帝封为嘉州太守,爱惜黎庶束杖理民。」

束杖理民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ù 部首总笔画 7

    束 [ shù ] 1. 捆住,系。 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 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 光束。电子束。 4. 控制,限制。 束身。无拘无束。 5. 事情的结末。 收束。结束。 6.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zhàng 部首总笔画 7

    杖 [ zhàng ] 1. 扶着走路的棍子。 手杖。拐杖。 2. 泛指棍棒。 擀面杖。禅杖。 3.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 杖脊。 4. 古同“仗”,恃,凭倚。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理 [ lǐ ]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理科,数理化。理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理睬。答理。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mín 部首总笔画 5

    民 [ mín ]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 居民。民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 某族的人。 汉民。回民。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农民。渔民。 6. 非军事的。 民品。民航。 7. 同“苠”。 [更多解释]

束杖理民的分字组词

束杖理民的相关词语

【束杖理民】的常见问题

  1. 束杖理民的拼音是什么?束杖理民怎么读?

    束杖理民的拼音是:shù zhàng lǐ mín
    点击 图标播放束杖理民的发音

  2. 束杖理民是什么意思?

    束杖理民的意思是:束杖,收起刑具,不滥施刑罚。束杖理民指为官宽仁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