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ūqiăozhēn

丢巧针

拼音
diū qiăo zhēn
注音
ㄉㄧㄡ ㄑㄧㄠˇ ㄓㄣ
繁体
丟巧針

丢巧针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丢巧针diū qiǎo zhēn

  1. 亦作“丢针儿”。

  2. 旧时七月七日乞巧风俗

  3. 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阿英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引证解释

  1. 亦作“丢针儿”。

  2. 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明•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倾之,水膜生面,绣鍼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鍼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谓乞得巧。”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丢针》:“京师闺阁,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綫,觕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3. 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 阿英 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国语辞典

丢巧针diū qiǎo zhēn

  1. 农历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盆中,称为丢巧针」。

    明·刘桐·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网络解释

丢巧针

丢巧针中国民间乞巧凤俗。农历七月七日,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

丢巧针的字义分解

  • 拼音 diū 部首总笔画 6

    丢 [ diū ] 1. 失去,遗落。 丢失。丢了工作。丢盔卸甲。 2. 扔;抛弃。 不要乱丢垃圾。 3. 搁置;放。 工作丢下不管。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 [更多解释]

  • 拼音 qiǎo 部首总笔画 5

    巧 [ qiǎo ] 1. 技能好,灵敏。 巧妙。巧思。巧劲。巧干(gàn )。精巧。轻巧。乖巧。心灵手巧。巧发奇中。 2. 美好。 巧笑(指美好的笑貌)。 3. 虚伪(特指语言)。 巧言。巧诈。巧辩。巧言令色。 4. 恰好。 巧合。巧遇。恰巧。 [更多解释]

  • 拼音 zhēn 部首总笔画 7

    针 [ zhēn ] 1.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针线。 2. 细长像针的东西。 时针。 3. 用针扎治病。 针灸。 4.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 针头。 [更多解释]

丢巧针的分字组词

丢巧针的相关词语

【丢巧针】的常见问题

  1. 丢巧针的拼音是什么?丢巧针怎么读?

    丢巧针的拼音是:diū qiăo zhēn
    点击 图标播放丢巧针的发音

  2. 丢巧针是什么意思?

    丢巧针的意思是:农历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盆中,称为「丢巧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