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ǔjiāo

蜀椒

拼音
shǔ jiāo
注音
ㄕㄨˇ ㄐㄧㄠ

蜀椒的意思

词语解释

蜀椒shǔ jiāo

  1. 落叶灌木,产于蜀中,又称巴椒、川椒。果实光黑,肉厚皮皱,腹里白,气味辛辣可作香料

引证解释

  1. 落叶灌木,产于 蜀 中,又称巴椒、川椒。果实光黑,肉厚皮皱,腹里白,气味辛辣,可作香料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四·蜀椒:“蜀椒肉厚皮皱,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人。”

国语辞典

蜀椒shǔ jiāo

  1. 花椒别名参见花椒」条。

网络解释

蜀椒

蜀椒别名巴椒、汉椒、川椒、南椒、点椒,是一种中药材。椒红气味辛、温、有毒。椒目气味苦、寒、无毒

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6米。茎枝疏生略向上斜的皮刺,基部侧扁;嫩枝被短柔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长8~14厘米,叶轴具狭窄的翼,小叶通常5~9片,对生,几无柄,叶片卵形;椭圆形至广卵形,长2~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通常微凹,基部为不等的楔形,边缘锯齿状,齿间具腺点,下面在中脉基部有丛生的长柔毛。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或顶生于侧枝上: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轴被短柔毛;花被片4~8,三角状披针形:雄花具雄蕊5~7,花药矩圆形,药隔近顶端具腺点,花丝线形,退化心皮2,先端2叉裂;雌花心皮通常3~4,子房背脊上部有凸出的腺点,花柱略外弯,柱头头状,子房无柄。成熟心皮通常2~3。果实红色至紫红色,密生疣状突起的腺点。种子1,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7~10月。

野生路旁山坡灌木丛中,或为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

蜀椒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ǔ 部首总笔画 13

    蜀 [ shǔ ] 1.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 蜀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蜀客(旅游蜀地的人)。蜀椒。蜀绣(四川出产的刺绣)。蜀锦。得陇望蜀。 2. 中国朝代名。 蜀汉。 3.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更多解释]

  • 拼音 jiāo 部首总笔画 12

    椒 [ jiāo ] 1. 〔花~〕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球形,暗红色,种子黑色,可供药用或调味;b.这种植物的果实,简称“椒”,如“~盐”。“~酒”。“~桂”(常用来喻贤人)。 2. 〔胡~〕a.常绿藤本植物,果实球形,红色,成熟后红黑色,味辛辣,可供药用或调味;b.这种植物的果实。 [更多解释]

蜀椒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蜀椒的相关词语

【蜀椒】的常见问题

  1. 蜀椒的拼音是什么?蜀椒怎么读?

    蜀椒的拼音是:shǔ jiāo
    点击 图标播放蜀椒的发音

  2. 蜀椒是什么意思?

    蜀椒的意思是:花椒的别名。参见「花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