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ōngbó

陈公博

拼音
chén gōng bó
注音
ㄔㄣˊ ㄍㄨㄥ ㄅㄛˊ
繁体
陳公博

陈公博的意思

词语解释

陈公博(陳公博)chén gōng bó

  1. (1892-1946) 汉奸。1920年毕业北京大学。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开除出党。曾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工人部长。1928年底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1944年汪死后,任伪行政院院长、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胜利后,逃往日本,后被押解回国判处死刑

网络解释

陈公博

陈公博,(1892年10月19日-1946年6月3日),汉族广东南海人,原籍福建上杭,寄籍南海。1892年10月19日出生早年就读北京大学。中国政治人物

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尔后脱党而去,跻身国民党行列,以“左派自诩,曾任国民党第二次全国大会中央执委。后演变为反蒋的改组派的代表人物,但不久又与蒋合流,是蒋的座上客最后,他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中国的第二号大汉奸。探析陈公博一生变化多端的政治面貌最终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命运无不世人深刻沉思警示

中国共产党第一纲领陈公博写入他在美国读书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论文中,在附录里被美国的中国史教授韦慕庭意外发现

陈公博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hén 部首总笔画 7

    陈 [ chén ] 1. 排列,摆设。 陈列。陈兵。 2. 述说。 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3. 旧的,时间久的。 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gōng 部首总笔画 4

    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博 [ bó ] 1. 多,广,大。 广博。渊博。博学(学问广博)。博览。博爱。博物。 2. 知道得多。 博古。 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 博取。博得。聊博一笑。 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 博奕。赌博。 [更多解释]

陈公博的分字组词

陈公博的相关词语

【陈公博】的常见问题

  1. 陈公博的拼音是什么?陈公博怎么读?

    陈公博的拼音是:chén gōng bó
    点击 图标播放陈公博的发音

  2. 陈公博是什么意思?

    陈公博的意思是:(1892-1946) 汉奸。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开除出党。曾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工人部部长。1928年底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1944年汪死后,任伪行政院院长、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胜利后,逃往日本,后被押解回国,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