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十的词语

共 908 条词语 ,只显示前10页 ,当前第 4 页

  • 赤十字会

    chì shí zì huì

    “红十字会”的旧称。 [查看详情]

  • 古诗十九首

    gǔ shī shí jiǔ shǒu

    组诗名。一般认为是汉末无名士人所作。至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时合为一组。诗中多表达下层士人的仕途失意和及时行乐思想,也有写行旅之苦和婚姻问题的作品,基调感伤低沉。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 [查看详情]

  • 吃十方

    chī shí fāng

    ①.亦作“吃十方”。②.佛经称八方上下为十方。和尚靠信徒布施,四处化缘度日,故称“吃十方”。 [查看详情]

  • 丁娘十索

    dīng niáng shí suǒ

    原指隋代乐妓丁六娘所作的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衣带”、“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故称“十索”。今存四首。清孙枝蔚《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七香遥望阡连陌,十索愁看粉共脂。”后用以指妓女的需索。 [查看详情]

  • 粗十番

    cū shí fān

    合奏乐名。纯用十种打击乐器合奏。又称素十番。 [查看详情]

  • 粗细十番

    cū xì shí fān

    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起于明末,盛行江南,今仍流行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十番即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又有十不闲、十样锦等名称。 [查看详情]

  • 京都十景

    jīng dū shí jǐng

    见“京都八景”。 [查看详情]

  • 李十二

    lǐ shí èr

    唐诗人李白的别称。唐杜甫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唐贾至有《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诗。 [查看详情]

  • 打十三

    dă shí sān

    宋代刑法从轻发落的杖数。后亦泛称责打。宋太祖始定折杖之制,凡徒刑五,最轻为徒一年,脊杖十三;又杖刑五,最轻为杖六十,臀杖十三。参阅《宋史·刑法志一》。 [查看详情]

  • 东林十八贤

    dōng lín shí bā xián

    晋慧远法师与刘遗民、雷次宗、宗炳等十八人发起结白莲社于庐山东林寺,因称“东林十八贤”。 [查看详情]

  • 吃一看十

    chī yī kàn shí

    指筵席上菜肴丰富,但实际吃的少,摆着看的多。 [查看详情]

  • 九儒十匄

    jiǔ rú shí gài

  • 金钗十二行

    jīn chāi shí èr háng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后以比喻姬妾之众多。 [查看详情]

  • 飞天十响

    fēi tiān shí xiăng

    烟火或爆竹的一种。 [查看详情]

  • 百十

    băi shí

    一百上下。 [查看详情]

  • 第七个十字架

    dì qī gè shí zì jià

    长篇小说。德国西格斯作于1942年。共产党员海斯勒和六个难友逃出了集中营。监狱长下令竖起七个十字架,扬言一周内将他们处死。经过五天的追捕,六人先后遇难,只有海斯勒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逃出国境。追捕期限已过,第七个十字架仍然空着。 [查看详情]

  • 横罗十字

    héng luó shí zì

    谓横躺床上,手脚伸开,身体形如十字。 [查看详情]

  •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kàng rì jiù guó shí dà gāng lǐng

    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由毛泽东提议并通过。内容为:(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总动员;(3)全国人民总动员;(4)改革政治机构;(5)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6)实行为战时服务的财政经济政策;(7)改良人民生活;(8)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10)实现抗日的民族团结。这个纲领全面地概括了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 [查看详情]

  • 六十年的变迁

    liù shí nián de biàn qiān

    长篇小说。李六如作。三卷。1957、1961、1982年出版。作品以季交恕生活经历为中心线索,描写了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六十年的历史变迁,刻画了孙中山、黎元洪、廖仲恺、蒋介石、宋美龄、毛泽东、陈延年等历史人物形象,既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又有文学的精彩描述,展现了中国革命曲折复杂的历史进程。 [查看详情]

  • 六十四卦

    liù shí sì guà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卦名是:干、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查看详情]

  • 六十甲子

    liù shí jiă zǐ

    ①.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亦称“六十花甲子”。②.指人满六十岁。③.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查看详情]

  • 流星十八跌

    liú xīng shí bā diē

    武术中的一种跌扑招数。 [查看详情]

  • 路易十六

    lù yì shí liù

    (1754—1793) 法国国王,大革命时被处死刑。 [查看详情]

  • 闽中十子

    mǐn zhōng shí zǐ

    明初福建诗人林鸿、王恭、王偁、高棅、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的合称。十子诗宗法盛唐。明袁表马荧编有《闽中十子诗》。 [查看详情]

  • 八十孩儿

    bā shí hái ér

    宋时风俗,于小儿额上以朱笔书写“八十”二字,祝福长命百岁。诗家多以入诗。 [查看详情]

  • 八十亿劫

    bā shí yì jié

    佛教称漫长时劫的惯用语。 [查看详情]

  • 德国十一月革命

    dé guó shí yī yuè gé mìng

    1918-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拒绝执行反动当局的命令,举行起义,革命爆发。11月9日,柏林起义,德皇威廉二世逃亡,德意志帝国被推翻。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临时政府。次年1月,临时政府镇压柏林工人运动,杀害德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2月成立魏玛共和国政府。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政府军镇压,革命失败。 [查看详情]

  • 李十郎

    lǐ shí láng

    清戏曲家李渔的别称。 [查看详情]

  • 第十二夜

    dì shí èr yè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作于1600年。孪生兄妹西巴斯辛和薇奥拉在海上遇难,流落异地。薇奥拉女扮男装,成为公爵的侍从,为公爵和他的恋人奥丽维娅伯爵小姐传递情书,不久薇奥拉自己爱上了公爵,而伯爵小姐却爱上了女扮男装的薇奥拉。西巴斯辛到此寻找妹妹,因兄妹面貌相像,伯爵小姐把他当作薇奥拉表示爱情。最终误会解除,两对情人成为眷属。 [查看详情]

  • 练功十八法

    liàn gōng shí bā fă

    民间流行的医疗保健体操。由防治颈肩痛、腰背痛和臀腿痛三套练功法,共十八节动作组成。简单易行,具有通经活血、调节神经和肌肉系统功能的功效。 [查看详情]

  • 六十花甲子

    liù shí huā jiá zǐ

    将天干和地支依次相配,可得从“甲子”到“癸亥”六十个不同的名称,因是错综组合,故名。常以指代六十岁。 [查看详情]

  • 没十成

    méi shí chéng

    犹言无定准。 [查看详情]

  • 三百六十日

    sān băi liù shí rì

    谓一年。 [查看详情]

  • 三十

    sān shí

    ①.数词。十的三倍。②.指三十岁。③.指三十年。 [查看详情]

  • 三十哥

    sān shí gē

    犹王兄。三十为“王”字的拆白语。 [查看详情]

  • 三十二天

    sān shí èr tiān

    佛教小乘有部称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为三十二天。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 [查看详情]

  • 三十六

    sān shí liù

    约计之词,极言其多。 [查看详情]

  • 三十二相

    sān shí èr xiāng

    佛教语。谓佛陀具有的三十二种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与微细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如足下安平、手指纤长、金色、丈光、身如师子、广长舌、绀青眼、顶成肉髻和眉间白毫等相。各经所举略有出入。详见《大智度论》卷四。 [查看详情]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sān shí liù cè , zǒu shì shàng jì

    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亦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查看详情]

  • 三十六峰

    sān shí liù fēng

    在河南省·登封县·少室山,上有三十六峰。指福建省·崇安县的武夷山。 [查看详情]

  • 三十六洞天

    sān shí liù dòng tiān

    道家称神仙居住人间的三十六处名山洞府。 [查看详情]

  • 三十六策

    sān shí liù cè

    犹言三十六计。 [查看详情]

  • 三十六界

    sān shí liù jiè

    见“三十六天”。 [查看详情]

  • 三十六国

    sān shí liù guó

    指汉时西域诸国。大部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指古代相传的海外三十六国。 [查看详情]

  • 三十六鳞

    sān shí liù lín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因以“三十六鳞”为鲤鱼的别称。 [查看详情]

  • 三十六郡

    sān shí liù jùn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查看详情]

  • 三十六体

    sān shí liù tǐ

    唐·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排行第十六而诗文则以俪偶相夸,世称“三十六体”。 [查看详情]

  • 三十六天罡

    sān shí liù tiān gāng

    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小说家即以附会于梁山泊中的三十六位头领。 [查看详情]

  • 三十六天

    sān shí liù tiān

    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罗天,共三十六重。见《云笈七签》卷二一。亦作:三十六界。 [查看详情]

  • 三十六物

    sān shí liù wù

    佛教称人身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如毛、发、爪、齿、泪、液、唾、屎、溺等。 [查看详情]

  • 三十六英雄

    sān shí liù yīng xióng

    ①.指五代杨行密部下三十六员大将。②.泛指南朝称名一时的豪杰,非实数。 [查看详情]

  • 三十六玉皇

    sān shí liù yù huáng

    道教所称的三十六天帝。 [查看详情]

  • 三十六雨

    sān shí liù yǔ

    形容风调雨顺。谓每十日一雨,一年下雨三十六次。 [查看详情]

  • 三十六苑

    sān shí liù yuàn

    汉代在北边、西边设养马场三十六所,号三十六苑。 [查看详情]

  • 三十六字母

    sān shí liù zì mǔ

    宋代汉语语音三十六个声母的代表字,初由唐末守温定为三十个字母,宋代等韵学家又增非、敷、奉、微、床、娘六母,合称“三十六字母”。 [查看详情]

  • 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

    sān shí nián lăo niáng dăo bēng hái ér

    比喻对素所熟习之事一时失手,犯了不该有的错误。 [查看详情]

  • 三十子

    sān shí zǐ

    《梁书·元帝纪》:“大宝元年正月辛亥朔,左卫将军王僧辩获橘三十子共蔕以献。”后因以“三十子”为橘的别称。 [查看详情]

  • 三十有室

    sān shí yǒu shì

    谓男子三十岁娶妻。 [查看详情]

  • 十二分星

    shí èr fēn xīng

    亦作“十二分野”。 [查看详情]

  • 十二度

    shí èr dù

    我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度。也称十二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