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十的词语

共 908 条词语 ,只显示前10页 ,当前第 8 页

  • 素十番

    sù shí fān

    合奏乐名。纯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演奏的十番鼓。以其不加用丝竹乐器,故名。 [查看详情]

  • 素十锦

    sù shí jǐn

    杂取诸种蔬菜配合而成的一种素肴。 [查看详情]

  • 算经十书

    suàn jīng shí shū

    唐初国子监算学馆规定《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十部算经为课本,后世通称“算经十书”。它全面反映了中国先秦到唐初的数学成就。 [查看详情]

  • 五十三参

    wǔ shí sān cān

    佛教传说,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指点,南行五十三处,参访名师,听受佛法,终成正果。见《华严经·入法界品》。 [查看详情]

  • 现代十六家小品

    xiàn dài shí liù jiā xiăo pǐn

    散文集。阿英编。1935年出版。收周作人、朱自清、谢冰心、茅盾、郭沫若、鲁迅等十六位作家的散文一百零四篇。有抒情散文、游记、随笔、杂感、序跋,是一本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散文创作成就的选集。每位入选者的作品前有编者的短序,介绍其小品创作概况。 [查看详情]

  • 燕云十六州

    yàn yún shí liù zhōu

    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赂契丹,借契丹力以建立后晋王朝。十六州为: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约当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地区。 [查看详情]

  • 玉版十三行

    yù băn shí sān xíng

    法帖名。 [查看详情]

  • 胸中十万兵

    xiōng zhōng shí wàn bīng

    犹言胸中甲兵。 [查看详情]

  • 英雄的十月

    yīng xióng de shí yuè

    报告文学。华山作于1950年。报道东北解放战争中锦州之战的全过程,歌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勇猛善战,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作品场面壮阔,既有全景式的鸟瞰,又有具体场景的生动描绘。 [查看详情]

  • 五城十二楼

    wǔ chéng shí èr lóu

    古代传说中神仙的居所。比喻仙境。 [查看详情]

  • 雾月十八日政变

    wù yuè shí bā rì zhèng biàn

    1799年11月9日(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腐败无能的督政府,建立以他为首的执政府。从此开始了拿破仑长达十五年的军事独裁统治。 [查看详情]

  • 细十番

    xì shí fān

    即十番鼓。合奏乐名。由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组成,可奏各种乐曲。 [查看详情]

  • 巫山十二峯

    wū shān shí èr fēng

  • 惺惺二十一

    xīng xīng èr shí yī

    骰子的别名。 [查看详情]

  • 扬州十日

    yáng zhōu shí rì

    1645年6月29日(夏历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破扬州城,大肆屠杀十日,史称“扬州十日”。 [查看详情]

  • 五胡十六国

    wǔ hú shí liù guó

    旧史称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及其所建的十六个割据政权。有五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二赵(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始于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讫,历一百三十五年。 [查看详情]

  • 一传十十传百

    yī chuán shí shí chuán băi

    宋·陶谷《清异录·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原指疾病传染,后泛指言语、消息等展转相传。 [查看详情]

  • 幺花十八

    yāo huā shí bā

    《六幺》曲中的一叠,名《花十八》,前后十八拍。 [查看详情]

  • 攒十字

    zăn shí zì

    鼓词、弹词及时调中常以“三、三、四”十字句组成唱词,称为“攒十字”。 [查看详情]

  • 重十

    zhòng shí

    指十月十日。宋徽宗以十月十日为天宁节。 [查看详情]

  • 知一而不知十

    zhī yī ér bù zhī shí

    犹知其一不知其二。 [查看详情]

  •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zhōng guó gòng chăn dăng dì shí cì quán guó dài biăo dà huì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声讨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林彪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指导方针没有改变,江青、张春桥等的干扰破坏,大会不可能从根本上真正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在中央领导机构中得到加强。 [查看详情]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zhōng guó gòng chăn dăng dì shí sì cì quán guó dài biăo dà huì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指出,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查看详情]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zhōng guó gòng chăn dăng dì shí sān cì quán guó dài biăo dà huì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大会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个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统一全党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 [查看详情]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zhōng guó gòng chăn dăng dì shí èr cì quán guó dài biăo dà huì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和新党章。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大会是党的七大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次会议,它所制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查看详情]

  • 中国红十字会

    zhōng guó hóng shí zì huì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协助政府各有关部门从事群众卫生、社会福利和灾害救济等工作。成立于1904年,采用日内瓦公约规定的白底红十字为标志。总会设在北京。 [查看详情]

  • 二十八舍

    èr shí bā shè

    即二十八宿。 [查看详情]

  • 二十四考中书令

    èr shí sì kăo zhōng shū líng

    唐·郭子仪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称郭子仪。 [查看详情]

  • 三十二名臣

    sān shí èr míng chén

    指汉明帝图画于南宫云台的东汉开国名臣邓禹、吴汉、冯异、卓茂等三十二人。 [查看详情]

  • 三十六陂

    sān shí liù bēi

    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查看详情]

  • 三十六宫

    sān shí liù gōng

    极言宫殿之多。 [查看详情]

  • 三十六书

    sān shí liù shū

    三十六封有关隋兵渡江的告警文书。 [查看详情]

  • 三十晩上

    sān shí wăn shàng

    即农历除夕。 [查看详情]

  • 三百六十节

    sān băi liù shí jié

    古谓人体骨节有三百六十节。 [查看详情]

  • 十二峰

    shí èr fēng

    ①.亦作“十二峯”。②.指川、鄂边境巫山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③.曲牌总名的一种。属南曲南吕宫,以由《三仙桥》、《白练序》、《醉太平》、《普天乐》、《征胡兵》、《香遍满》、《琐窗寒》、《刘泼帽》、《三换头》、《贺新郎》、《节节高》、《东瓯令》十二只曲牌组成,故名。 [查看详情]

  • 十二经

    shí èr jīng

    ①.指《春秋》。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称。一说,指六经,六纬,或《易》上、下经加十翼。②.指儒家的十二部经书。唐文宗时在国子学立石,刻《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十二经。参阅清成瓘《箬园日札》卷五。③.即十二经脉。 [查看详情]

  • 十二红

    shí èr hóng

    小太平鸟的别称。候鸟的一种,体形近似太平鸟而稍小,尾羽末端红色,故名。 [查看详情]

  • 十二脉

    shí èr mài

    即十二经脉。 [查看详情]

  • 十二时虫

    shí èr shí chóng

    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 [查看详情]

  • 十二巫峰

    shí èr wū fēng

    即巫山十二峰。在四川·巫山县东巫峡两岸。 [查看详情]

  • 十二衣

    shí èr yī

    十二个月里所穿的不同衣服。 [查看详情]

  • 十二哲

    shí èr zhé

    清代孔庙从祀的十二贤人。参见“十哲”。 [查看详情]

  • 十二属

    shí èr shǔ

    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作为人的生年相属,也称“十二生肖”。人体的十二个部位。 [查看详情]

  • 十方世界

    shí fāng shì jiè

    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 [查看详情]

  • 十干

    shí gàn

    亦作“十干”。亦作“十干”。亦作:十干十干。 [查看详情]

  • 十锦

    shí jǐn

    ①.什锦。杂取同类诸物配合成各种式样,谓之“十锦”。②.即十样景。指宋代有祠禄者致仕后所领赐物。 [查看详情]

  • 十剂

    shí jì

    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类中医药物和方剂的总称。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十剂》。 [查看详情]

  • 十款

    shí kuăn

    见“十款天条”。 [查看详情]

  • 十九路军

    shí jiǔ lù jūn

    国民党军队。总指挥蒋光鼐,副总指挥兼军长蔡延锴。1930年冬和1931年在江西与中国工农红军作战。1932年“一·二八事变”在上海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随后,被调到福建进攻中国工农红军。其领导人鉴于民族危机严重,内战没有出路,于1933年11月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不久,在蒋介石进攻下失败。 [查看详情]

  • 十六罗汉

    shí liù luó hàn

    指释迦的十六名上足弟子。即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讵罗、跋陀罗、迦哩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参见“十八罗汉”。 [查看详情]

  • 十六字令

    shí liù zì lìng

    词牌名。又名《归字谣》、《苍梧谣》。因全词为十六字,故名。单调,三平韵。 [查看详情]

  • 十年九荒

    shí nián jiǔ huāng

    几乎年年都闹灾荒。 [查看详情]

  • 十年窗下无人问

    shí nián chuāng xià wú rén wèn

    谓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 [查看详情]

  • 十七八

    shí qī bā

    十分之七八。指十七八岁。 [查看详情]

  • 十全

    shí quán

    原指医术高明、十治十愈,后指完美无缺。 [查看详情]

  • 十设

    shí shè

    见“十箭”。 [查看详情]

  • 十三月

    shí sān yuè

    指农历正月。指殷商所置闰月。因其都放在岁末,故称。 [查看详情]

  • 十思

    shí sī

    谓反复思虑。唐·魏征谏太宗予以慎重思考的十个方面。 [查看详情]

  • 十薮

    shí sǒu

    古代十大湖泊的总称。 [查看详情]

  • 十韦

    shí wéi

    见“十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