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份的词语

共 364 条词语 ,当前第 5 页

  • 水正

    shuǐ zhèng

    古官名。五行官之一。指古代主管水利事务的官员。五行学说谓水为主宰。 [查看详情]

  • 霜月

    shuāng yuè

    ①.指农历七月。②.寒夜的月亮。③.冬月。 [查看详情]

  • 蒲月

    pú yuè

    指农历五月。旧俗端午节,悬菖蒲艾叶等于门首,用以辟邪。因称五月为“蒲月”。 [查看详情]

  • 饕虐

    tāo nüè

    暴虐。 [查看详情]

  • 痛割

    tòng gē

    痛如刀割。形容悲痛之至。 [查看详情]

  • 四月梵

    sì yuè fàn

    油菜的别称。 [查看详情]

  • 四之日

    sì zhī rì

    指周历四月,即夏历二月。周夏两代历法不同,周建子,夏建寅,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正月)。 [查看详情]

  • 室如县罄

    shì rú xiàn qìng

    ①.亦作“室如悬磬”。亦作“室如悬罄”。②.谓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 [查看详情]

  • 五日

    wǔ rì

    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查看详情]

  • 五日子

    wǔ rì zǐ

    见“五月子”。 [查看详情]

  • 五色挂钱

    wǔ sè guà qián

    长方形色纸上雕镂钱形花纹及吉祥文字的门签。俗称挂门钱。旧俗农历元旦贴于门首窗前,至二月二日摘而焚之。 [查看详情]

  • 叶律

    xié lǜ

    合乎节令。古人以十二律管与十二月相配,故称。 [查看详情]

  • 桃月

    táo yuè

    农历三月的别名。 [查看详情]

  • 涂月

    tú yuè

    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查看详情]

  • 五月花号

    wǔ yuè huā hào

    英国第一艘将清教徒移民载运到北美的船。1620年9月从英国出发,11月到达目的地。船上载有移民一百零二人。在航程中,部分移民商订了《五月花号公约》。上岸后,根据这一公约,组织了自己的管理机构。 [查看详情]

  •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wǔ yuè sà yī rì jí yǔ zhōng

    散文。叶圣陶作。写于“五卅”惨案发生的次日。通过在老闸捕房的所闻所见,控诉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歌颂了爱国群众的斗争意志。全文运用比喻、象征、描摹等多种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查看详情]

  • 五月子

    wǔ yuè zǐ

    亦作“五日子”。 [查看详情]

  • 行行

    xíng xíng

    ①.不停地前行。②.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③.犹言走一走。④.行旅。 [查看详情]

  • 寅月

    yín yuè

    即农历正月。古人把十二支和十二个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简称寅月。 [查看详情]

  • 阅月

    yuè yuè

    经一月。 [查看详情]

  • 五缞

    wǔ shuāi

    古代按居丧时间长短所分的五种丧服。 [查看详情]

  • 午月

    wǔ yuè

    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正月),所以称五月为午月。 [查看详情]

  • 习坎

    xí kăn

    ①.《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高亨注:“本卦乃二坎相重,是为'习坎'。习,重也;坎,险也。故曰:'习坎,重险也。'”后因称险阻为“习坎”。②.指十一月。旧以八卦配四时,坎为正冬四十五日之季节,故以指十一月。 [查看详情]

  • 雪宫

    xuě gōng

    ①.战国时齐国的离宫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②.指明洁清雅的房屋。 [查看详情]

  • 阴月

    yīn yuè

    农历四月的别称。 [查看详情]

  • 天历

    tiān lì

    见“天历”。 [查看详情]

  • 天泉

    tiān quán

    ①.星名。②.池名,也称“天渊”。有二:一在洛阳东,为晋人游宴之地。《初学记》卷四引晋陆翙《邺中记》:“华林园中千金堤,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天泉池。”又引晋戴延之《西征记》:“天泉之南,有东西沟,承御沟水。水之南有积石坛,云三月三日御坐流杯之处。”一在江宁,为南朝宋元嘉年间造。唐柳宗元《为王京兆贺嘉莲表》:“香激大王之风,影耀天泉之水。”按,《宋书·符瑞志下》:“元嘉二十一年六月丙午,华林园天渊池二莲同干,园丞陈袭祖以闻。”柳表所云天泉,即此天渊池。 [查看详情]

  • 夕月

    xī yuè

    ①.傍晚的月亮。②.指古代帝王祭月的仪式。 [查看详情]

  • 西郭

    xī guō

    ①.西边外城。②.复姓。汉有西郭嵩。 [查看详情]

  • 小行

    xiăo xíng

    ①.不识大体的行为。②.指小处的操守,犹小节。③.旧时的一种礼制。曹郎以下的官员代表天子谒陵,并督促陵官葺治陵园,谓之小行。④.行者的谦称。 [查看详情]

  • 严月

    yán yuè

    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查看详情]

  • 阳月

    yáng yuè

    农历十月的别称。 [查看详情]

  • 一本

    yī běn

    同一根本。完全根据。表数量。草木等植物的一株。表数量。文件、奏章、书籍簿册等的一件或一册。表数量。戏剧中可成段落的一出或数出。一定长度的影片亦称一本。 [查看详情]

  • 云月

    yún yuè

    ①.云和月。有时也指云中的月。②.古代妇女的一种饰物。 [查看详情]

  • 一月

    yī yuè

    一年的第一月。一个月。第一个月。 [查看详情]

  • 重阳落帽

    chóng yáng luò mào

    《晋书·孟嘉传》:“﹝孟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着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座嗟叹。”后以“重阳落帽”为重阳登高,饮酒着文,风流雅兴之典。 [查看详情]

  • 仲月

    zhòng yuè

    指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因处每季之中,故称。 [查看详情]

  • 子月

    zǐ yuè

    农历十一月。《尔雅·释天》“十一月为辜”清郝懿行义疏:“辜者,故也。十一月阳生,欲革故取新也。十月建亥,亥者根荄也。至建子之月,而孳孳然生矣。” [查看详情]

  • 中月

    zhōng yuè

    间隔一月。当空的明月。 [查看详情]

  • 壮月

    zhuàng yuè

    指农历八月。 [查看详情]

  • 竹祖

    zhú zǔ

    带有笋芽的竹鞭。亦借指老竹。 [查看详情]

  • 郑公听履

    zhèng gōng tīng lǚ

    同“郑履”。 [查看详情]

  • 十二脉

    shí èr mài

    即十二经脉。 [查看详情]

  • 十三月

    shí sān yuè

    指农历正月。指殷商所置闰月。因其都放在岁末,故称。 [查看详情]

  • 七贤

    qī xián

    ①.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②.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③.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④.泛指七位贤人。 [查看详情]

  • 三阳

    sān yáng

    ①.《易》八卦中的《干》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干》卦。②.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③.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④.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⑤.晋张载字孟阳,张协字景阳,张亢字季阳,合称“三阳”。⑥.唐代宫殿名。 [查看详情]

  • 四孟

    sì mèng

    农历四季中每季头一个月的合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 [查看详情]

  • 圣思

    shèng sī

    帝王的思虑。 [查看详情]

  • 暑月

    shǔ yuè

    夏月。约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小暑、大暑之时。 [查看详情]

  • 七月七

    qī yuè qī

    农历七月初七日。是夜为七夕。 [查看详情]

  • 素练

    sù liàn

    ①.白色绢帛。常用以喻云、水、瀑布等。②.训练有素;平素有训练。 [查看详情]

  • 五五

    wǔ wǔ

    《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五五相乘为二十五,汉时因用以代称三年之丧。二十五。以五为行列。谓以五人为伍,犹如古代军队编制。 [查看详情]

  • 玄月

    xuán yuè

    夏历九月的别称。佛教比喻玄妙的真理。 [查看详情]

  • 五月先儿

    wǔ yuè xiān ér

    方言。五月间刚成熟的玉米。 [查看详情]

  • 文房四寳

    wén fáng sì băo

  • 印照

    yìn zhào

    执照,凭证。 [查看详情]

  • 趾错

    zhǐ cuò

    履迹交错。比喻人来往之多。 [查看详情]

  • 二月

    èr yuè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查看详情]

  • 九日

    jiǔ rì

    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尧使后羿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查看详情]

  • 枨枨

    chéng chéng

    ①.传说中取人内脏的恶鬼。②.象声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