㐁

复制

tiàn ㄊㄧㄢˋ

正文・子集上一部共6画
康熙字典

正文子集上

一部

6画

U+3401

𠀬

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一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3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78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4頁,第3

古文: 𠀬

集韻》:他點切,音忝──以舌鉤取也。
說文》:舌貌,从谷省,象形
精薀:㐁以舌在口外,露舌耑舐物。人有持短長術,以言鉤人者,孟子斥爲穿窬。

又,《玉篇》、《唐韻》、《集韻𡘋他念切,添去聲──義同。
〇〔按〕㐁字,今通作餂。

注解

〔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一部

〔㐁〕字拼音是tiàn,独体字。

〔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iàn] ⑴ 舔。《説文•𧮫部》:“㐁,舌皃。”《六書正譌•㮇韻》:“㐁,以舌鉤取也。”⑵ 席子。《廣雅•釋器》:“㐁,席也。”⑶ 竹子的青皮。《説文•𧮫部》:“㐁,一曰竹上皮。”⑷ 无光。《集韻•栝韻》:“㐁,無光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