㒼

复制

mán ㄇㄢˊ

正文・子集下冂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子集下

冂部

11画

U+34BC

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冂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7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29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57頁,第2

唐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𡘋音瞞。
說文》:平也。从廿。五行之數,二十分爲一辰。从㒳,平之義。
玉篇》:當也。

又,《廣韻》:瓦穿孔狀。

又,䁕見切,音麪──義同。

注解

〔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冂部

〔㒼〕字拼音是m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廿、㒳

〔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ǎn] ⑴ 彼此平匀,相当。《説文•㒳部》:“㒼,平也。”《廣雅•釋詁三》:“㒼,當也。”王念孫疏證:“《説文》‘芾,相當也。’芾與㒼同義。”⑵ 平匀而严实地遮盖住,使无缝隙。《廣韻•桓韻》:“㒼,無穿孔状。”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乾部》:“㒼,今以皮冒鼓曰㒼,言平帖无縫也。”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浙江謂物無竅穴為㒼。又通語謂置物覆器中,不會泄氣亦曰㒼。”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