㫍

复制

yóu ㄧㄡˊ

正文・卯集下方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卯集下

方部

13画

U+3ACD

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方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56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484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433頁,第12

唐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𡘋音由──斿,或作㫍。
說文》:旌旗之旒也。

又,《廣韻》、《集韻𡘋餘招切,音遙──義同。

又,《集韻》:伊鳥切,音杳──㫏,或作㫍,旗貌。

注解

〔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方部

〔㫍〕字拼音是yó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𭤨、攸

〔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iú] ⑴ 同“斿”。古代旌旗末端直幅、飄帶之類的下垂飾物。《説文•㫃部》:“㫍,旌旗之流也。” [yăo] ⑴ 同“㫏”。旗屬;旗貌。《集韻•筱韻》:“㫏,《説文》:‘旗屬。’一曰旗皃。或从攸。”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