𨛫

𨛫

复制

ㄌㄧˊ

正文・酉集下邑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酉集下

邑部

15画

U+286EB

𨛫

𨛫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6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272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259頁,第1

唐韻》:郎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正韻》:憐溪切,𡘋音黎。
說文》:殷諸侯國。在上黨東北。

又,通作黎。
書・西伯戡黎》、《詩・邶風》〔註〕:黎侯失國。俱作黎。

又,《韻會》:《地理沿革表》云:黎有二,一在河東潞州,有黎城。一在河西濬州,魏置朝歌郡,北魏改黎州。又,成都府路黎州,後周天和閒,生黎、熟黎開越巂置州,有邛崍九折坂。

注解

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𨛫〕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𥝢、邑

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í] ⑴ 商代諸侯國名。在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也作“黎”。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