𨽹

𨽹

复制

ㄧˋ ㄌㄧˋ

正文・戌集中隶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戌集中

隶部

15画

U+28F79

𨽹

𨽹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隶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62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363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1352頁,第42

字彙》同「」。詳聿部肄字註。

又,揚子《方言》:烈枿餘也,秦晉之閒曰𨽹。〔註〕音謚。
〇〔按〕《集韻》隶字註引《方言》作隶,《方言》今本作𨽹,特兩存之。

注解

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隶部

𨽹〕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ì、l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𠤕、隶

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ì] ⑴ 同“肄”。学习;练习。《史記•樂書》:“孝惠、孝文、孝景無所增更於樂府,習常𨽹舊而已。”⑵ 同“肄”。蘖;嫩条。《篇海類編•通用類•隶部》:“𨽹,同肄。嫩條斬而復生也。”⑶ 同“肄”。劳苦。《篇海類編•通用類•隶部》:“𨽹,同肄。勞也。”⑷ 姓。宋邵思《姓解》卷三:“𨽹,古有善筭者𨽹首。” [lì] ⑴ 用同“隸”。奴隶。唐皮日休《河橋賦》:“有賢有俊,有𨽹有臺。”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