䏁

复制

zǎi ㄗㄞˇ

正文・未集中耳部共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未集中

耳部

16画

U+43C1

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12頁,第26

同文書局本: 第968頁,第42

標點整理本: 第934頁,第26

唐韻》:作亥切;《集韻》、《韻會》:子亥切,𡘋音宰。
說文》:益梁之州謂聾爲䏁,秦晉聽而不聞、聞而不達謂之䏁。〔徐曰〕不全聾也。
玉篇》:半聾也。

注解

〔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耳部

〔䏁〕字拼音是zǎ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宰

〔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ǎi] ⑴ 半聋,听不清。《方言》卷六:“半襲,梁益之間謂之䏁,秦晋之間聽而不聦、聞而不達謂之䏁。”《説文•耳部》:“䏁,益梁之州謂聾為䏁。秦晋聽而不聞、聞而不達謂之䏁。”徐鍇繫傳:“䏁,不全聾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