䏲

复制

dié ㄉㄧㄝˊ

正文・未集下肉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未集下

肉部

13画

U+43F2

䏲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5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983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949頁,第20

集韻》:徒結切,音耊──骨差也。一曰腫也,一曰連脽肉。或从骨。

又,《集韻》:天黎切,音悌──䐔䏲,鼻不正。

注解

〔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䏲〕字拼音是d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弟

〔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ié] ⑴ 同“胅”。《集韻•屑韻》:“胅,《説文》:‘骨差也。’一曰腫也。一曰連脽肉。古从弟。” [tī] ⑴ 〔䐔䏲〕薄。《可洪音義》卷五《妙法蓮華經》第六卷音義:“䐔䏲,上卑典反,下他兮反。薄皃也。正作匾㔸。”⑵ 化合物的一类,指锑化氢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烃基取代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䏲带多具有毒性,不具碱性,不溶于水。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