䘚

复制

ㄗㄨˊ

正文・申集下衣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申集下

衣部

8画

U+461A

䘚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63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111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086頁,第11

唐韻》、《集韻𡘋臧沒切,音
說文》:隷人給事者。
韻會》:古以染衣題識,故从衣十。揚子《方言》:南楚東海之閒,謂䘚爲頳。〔郭璞註〕言其衣赤。
玉篇》:行鞭也。
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伍爲兩,四兩爲䘚,五䘚爲旅。〈齊語〉:四里爲連,故二百人爲䘚,連長帥之。左思〈吳都賦〉:雕題之士,鏤身之䘚。

又,積䘚,星名。
晉書・天文志》:積䘚十二星,在房星南,主爲衞也。

又,《廣韻》:子聿切,音──盡也。〈晉語〉:史蘇䘚爵再拜稽首。

又,終也。
詩・邶風》:父兮母兮,畜我不䘚。
史記・淮隂侯傳》:公小人也,爲德不䘚。

又,沒也。
禮・曲禮》:大夫曰䘚,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又,《唐韻》:倉沒切,音──急也。
史記・秦本紀》:不可以應䘚。
晉書・禮志》:于時內外䘚聞杜預異議,多怪之。

又,《集韻》:昨律切,音誶。
》〔疏〕:與𡸝通,崔嵬也。
詩・小雅》:漸漸之石,惟其䘚矣。

又,《類篇》:取內切,與同,副貳也。
禮・燕義》: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䘚。

又,《韻補》叶昌說切,音歠。蘇轍詩:流傳後世人,談笑資口舌;是非亦已矣,興廢何倉䘚。

六書正譌》:以衣而荷之,會意。別作卒、𣨛𡘋非。

卷目考證・申集下 部首衣部

愛日堂藏本: 第648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669頁,第25

《揚子・方言》南楚東海之閒,謂䘚爲頳。

謹照原文頳改褚。

注解

〔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䘚〕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衣、十

〔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ú] ⑴ 同“卒”。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