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𡘋音襲。《說文》:數飛也。《禮・月令》:鷹乃學習。
义又,《易・乾卦》:不習,无不利。【註】不假修爲,而功自成。《論語》:學而時習之。【何晏註】學者以時誦習之。
义又,《易・坎卦》:習坎。【註】習謂便習之。【釋文】習,重也。
义又,《書・大禹謨》:士不習吉。【傳】習,因也。
义又,《詩・邶風》:習習谷風。【傳】習習,和舒貌。
义又,姓。《廣韻》:出襄陽。晉有習鑿齒。〇【按】《說文》習自爲部。今從《正字通》併入。字从羽、从白。俗作𮊸,非。
《易・乾卦》不習,无不利。
謹照原書乾卦改坤卦。
注解
〔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羽部。
〔習〕字拼音是x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羽、白。
〔習〕字造字法是會意。从羽 。从羽,與鳥飛有關。本义是小鳥反覆地試飛。
〔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í] ⑴ 鳥類頻頻練飛。《説文•習部》:“習,數飛也。”《禮記•月令》:“鷹乃學習,腐草為螢。”⑵ 學習。《禮記•學記》:“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⑶ 複習;溫習。《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⑷ 累積;重疊。《易•坎》:“習坎,入于坎。”⑸ 熟悉;通曉。《國語•周語上》:“是皆習民數者也。”⑹ 習慣;習染。《商君書•慎法》:“見訾言無損,習相憎,不相害也。”⑺ 近習;親信。《韓非子•孤憤》:“凡當塗者之於人主也,希不信愛也,又且習故。”⑻ 教習;訓練。《吴子•治兵》:“習其馳逐,閑其進止,人馬相親,然後可使。”⑼ 作為。《易•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⑽ 調節。《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既知其以生有習,然后民特從命也。”⑾ 副詞。常常、經常。《漢書•董仲舒傳》:“習聞其號,未燭厥理。”⑿ 姓。《廣韻•緝韻》:“習,姓。出襄陽。晋有習鑿齒。”⒀ 通“襲”。相因;重複。《書•大禹謨》:“龜筮協從,卜不習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