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

复制

ㄗㄜˋ

正文・子集中人部共4画
康熙字典

正文子集中

人部

4画

U+4EC4

仄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1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91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16頁,第9

說文》厠本字,通作側。

又,平仄,字聲也。

又,仄慝,月行遲也。占家曰: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仄慝則王侯其肅。

又,赤仄,錢名。

又,《六書本義》:湢仄,水流貌;作㳁,非。又,稫仄,禾密貌;作稫稄,非。

从厂、从人。厂音罕──山石之厓巖;人處厂下,有慮傾側之象。

注解

〔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仄〕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厂、人,五行属

〔仄〕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字形象人侧身在山崖洞穴里的形状。本义是倾斜。

〔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è] ⑴ 倾斜⑵ 狭窄⑶ 〔~声〕古汉语中“上声”、“去声”、“入声”的总称。⑷ 心里不安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