仢

复制

ㄅㄛˊ

正文・子集中人部共5画
康熙字典

正文子集中

人部

5画

U+4EE2

仢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5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93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8頁,第6

集韻》、《韻會𡘋弼角切,音雹。
爾雅・釋天》:奔星爲仢約。〔郭註〕流星也。

又,《廣韻》:市若切;《集韻》:是若切,𡘋音芍──義同。

又,《集韻》:亭歷切,音狄。
說文》:約也。
〇〔按〕字書仢同「」,有三義,一曰奔星,一曰橫木渡水,一曰約也,而音切各不同,《字彙》、《正字通》皆失之。蓋訓流星者有二切,一雹音,一芍音。其音雹者,本《爾雅》奔星爲仢約,註蒲握切,音雹;《正韻》弼角切,同《玉篇》,則變用通廣門法,扶約切,亦得雹音。
字彙》不知此,其用符約切,切母、切韻與《玉篇》同;而音房入聲,則與《爾雅》、《正韻》、《玉篇》異。蓋《字彙》不知《玉篇》之用通廣,仍以音和門法釋之,此其所以誤也。至彳部彴,《字彙》仍音薄,想亦疑於心久而攺耳。其音芍者,本《廣韻》市若切,訓流星也,《正字通》因之,註職略切,音灼,以譏《字彙》薄、縛二音之非,不知職略切之與市若切,一隸禪母,一隸照母,如天淵之別。蓋《廣韻》十八藥,仢有二切,市若切音芍者訓流星,之若切音斫者訓橫木渡水;《玉篇》之約切;《正韻》、《字彙》職略切,俱與《廣韻》切同,皆訓橫木渡水,則其與奔星之音雹、芍者無涉明矣。乃《正字通》專務闢《字彙》而不知,誤認《廣韻》橫木之音爲奔星之音,此《正字通》所以誤也。又有音狄者,蓋本《說文》徒歷切訓約也一條,《玉篇》、《字彙》音切𡘋與《說文》同,而《正字通》則攺从丁歷切,音狄,不知丁隸端母,徒隸定母,隂陽淸濁之迥異,丁歷切卽不音狄矣,此則《正字通》之誤也。至於訓奔星者,此有雹、芍二音,《說文》之徒歷切訓約者,與奔星無涉;而《字彙》、《正字通》之音狄者,遺約也一解,而俱謾綴於奔星之後曰義同,是奔星之仢,亦可讀如狄,豈非《字彙》、《正字通》之皆誤者乎。二書音切,譌誤甚多,姑記其尤誤者於此。

注解

〔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仢〕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勺

〔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ó] ⑴ 〔~约〕古为流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