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

复制

ㄐㄧˋ ㄑㄧˊ

正文・子集中人部共6画
康熙字典

正文子集中

人部

6画

U+4F0E

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1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5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20頁,第14

集韻》、《韻會𡘋巨錡切,音芰──伎巧。老子《道德經》:多人伎巧。

又,伎倆。
史記・馮驩傳》:無他伎能。揚子《法言》: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又〕淳于越可謂伎矣。〔註〕伎,才也。

又,《廣韻》:巨支切──與跂通,足多指也;又,舒貌。
詩・小雅》:鹿斯之奔,維足伎伎。〔註〕宜疾而舒,留其羣也。

注解

〔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ì、q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支,五行属

〔伎〕字造字法是形声。从人,支声。本义是党与,同党的人。

〔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ì] ⑴ 技巧,才能⑵ 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 [qí] ⑴ 〔~~〕奔走的样子,如“鹿斯之奔,惟足~~”。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