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

复制

jié ㄐㄧㄝˊ

正文・子集中人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子集中

人部

12画

U+5091

傑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0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13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37頁,第32

唐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𡘋音桀。
淮南子・泰族訓》:知過萬人者謂之英,千人者謂之俊,百人者謂之豪,十人者謂之傑。又,《前漢・高祖紀》:子房,蕭何,韓信三者,皆人傑也。

又,《說文》:傲也。

又,《詩・周頌》:有厭其傑。〔傳〕傑,苗之先長者。

又,叶其利切,音暨。
曹植・學宮頌》:於鑠尼父,生民之傑;性與天成,該聖備藝。

注解

〔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傑〕字拼音是j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桀

〔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é] ⑴ 才智超群的人。《孟子•公孫丑上》:“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悦。”⑵ 特異;優異。《詩•周頌•戴芟》:“驛驛其達,有厭其傑。”⑶ 負持貌。《集韻•月韻》:“傑,負持皃。”⑷ 通“楬”。木樁。《墨子•號令》:“吏、卒、民各自大書於傑。”⑸ 通“偈”。用力貌。《莊子•天運》:“又奚傑(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