兪

复制

ㄩˊ shù ㄕㄨˋ

正文・子集下入部共9画
康熙字典

正文子集下

入部

9画

U+516A

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入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8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126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53頁,第16

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𡘋音臾。
爾雅・釋言》:然也。〔疏〕然應也。
書・堯典》:帝曰兪。
禮・內則》:男唯女兪。〔註〕皆應詞。
前漢・郊祀歌》:星留兪。〔註〕師古曰:答也。

又,姓。
韻會》:《唐書》兪俊臣。

又,《唐韻》、《集韻𡘋丑救切,抽去聲。
廣韻》:漢人姓。

又,《集韻》:春遇切,輸去聲──隃,或作兪。
說文》:北陵西隃,鴈門是也。

又,《集韻》、《類篇𡘋夷周切,音由──然也。

又,《集韻》:勇主切;《正韻》:偶許切,𡘋音愈。
集韻》:兪兪,容貌和恭也。
正韻》:《荀子・仲尼篇》:兪務兪遠。〔註〕𡘋讀作愈。

又,《集韻》:春朱切,音輸──漢侯國名,欒布所封。一曰人名。
莊子・騈拇篇》:兪兒,古之識味人。

又,《韻會》:兪戍切,臾去聲──呴兪,色仁也。

注解

〔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入部

〔兪〕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ú、sh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亼、月、巜

〔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ú] ⑴ 同“俞”。 [shù] ⑴ 同“俞”。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